您好!欢迎访问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Mianyang Harmony Life 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食起居越来越混乱,再加上外界环境的也越来越恶劣,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庞大,忧郁症患者越来越多,许多难治之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许多怪病也出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养生越来越受重视,可是,什么是养生呢?

说到养生,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主要在收藏于儒、道、佛、杂、武术等家的典籍中,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法于一体。此处,我们简单浅谈佛教养生。

二、佛教养生概述

佛教养生的要义是心身健康、延长寿命、明心见性。因此,佛教养生注重内外兼修,内指心性,外指身体。修心术主讲慈悲、博爱;修身术主讲禅定,又分为内修身与外修身两部分,内修身就是坐禅形定,外修身就是对筋骨肉的锻炼中国佛教的养生文化与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有巧妙的结合。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佛教的养生长寿方法分为南北二支,南支注重于理义修心养生法,北支注重于静坐修心养生法,两者同工异曲,都提倡禅定的修习。

三、佛教禅定养生

在佛教徒的修习上,禅定是关键,它不但是修行良法,而且还是养生妙方。禅定术作为佛门的养生之术,有修心、修身、居食医药三个方面的内容。
  1 
  修心,与道教的修德养性有许多共同之处。佛教十分讲究四大戒条——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换成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修习禅定之前乃至修习禅定之后,都必须清净心灵、弃恶行善、约束行为、涵养道德,使人具有一种慈悲为怀的博爱胸怀。
     
  修身分内修与外修两个部分。禅定是修身的主要入门阶梯,有的佛修者,毕生心血花费在修身上,以求有一个健康的肉体和自在的灵魂。
  1)内修
  内修就是坐禅入定。
  佛门的坐禅,是一种人体的元气调息活动,但它又有别于道教的气机调息。禅定又讲究参悟佛教义理,它不仅仅局限于元气的调息上,它是借助于元气调息这种手段来由静入定,由定而慧,最终修得正果。
  禅定修习是佛家的奥秘,由于其义理深奥,历来不为普通人所掌握。民国初年蒋维乔先生佛道双修,尤重礼佛,根据自己的修炼经验,写了一本《因是子静坐法》公开流传,由于其接近白话,易于掌握,很受欢迎。
  修习禅定要有一定的条件,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所谓禅定的修习,必须做到备六项调五事弃五盖
  (1)备六项
  备六项是进行禅定修习前的基础。这六项是——持戒清净、衣食俱足、闲居静处、断诸杂务、入欲知足、近善知识。分述如下:
  持戒清净
  戒者,佛门的道德规范及修习者应遵守的戒律。归纳起来就是四个方面: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
  衣食俱足
  修习禅定,必须是衣食无忧,这样才能安心修禅,不为生活所发愁,当然出家的和尚要有衣食供养。
  闲居静处
  修习禅定的地方,最好是昼无人、夜无声之安静之处,最好是要远离野兽虫蛇、怨家仇人,疾病瘟疫,同时要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当然,所谓大隐隐于市,只要心静意诚,在闹市区同样也能修习禅定。
  断诸杂务
  修习禅定,必须要心静,修习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断掉一些不必要的繁杂事物,尽量将当天应该做的事情做完,了结杂务心事,使心净意纯,专心修禅,这样才能很好地入定。
  入欲知足
  修习禅定,不可多欲、事事不完足,这是修禅的一大障碍。知足常乐,是修禅的最佳心态。
  近善知识
  修习禅定,最终目的是生,而要使人获得大智大慧,就必须亲近有道德有知识的人士。
  (2)调五事
  修禅之初,调五事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调五事是——调饮食、调睡眠、调息、调心、调身,分述如下。
  调饮食
  修习禅定,在饮食上必须做到不过饥过饱,不食不干净、不宜食之物。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闷塞,坐念不安。食若过少,则身赢心悬,意虑不固。
  调睡眠
  初修禅定,不可放纵贪睡,但又不可刻意减睡,而是适量而睡,睡醒即起。
  调身
  修习禅定,要保证有充足的体力,因而在坐禅之前不宜做剧烈的运动,以免伤身。在坐禅之时,姿势要安好,不可过度紧张,亦不可过于松弛。
  调息
  修习禅定,须将呼吸调练到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稳,情抱悦豫的境界,佛教称此种呼吸为息相
  调心
  修习禅定,入定前心要做到不沉不浮,即坐禅时意念不要飘逸浮动,这样会引起身体不安;也不要昏暗无知,头脑低垂,这样身无生气。入定之后心要做到不急不宽,即入定后不要摄心太猛,这样会出现头痛、胸痛。若是发生此症状,便要放宽心,意想身中之气流向下身;也不要任心过度,这样会由于意志散漫而出现倾倚曲瘘、口中流涎或者是心暗晦不明之症状,若是发生此症状,使要敛身提念,令心住一缘。
  (3)弃五盖
  五盖者,修禅之障碍也,进行禅修必须将之弃掉。这五盖是——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分述如下:
  贪欲盖
  修禅时心中萌生的贪求食、色、名利、权位等念头。
  瞋恚盖
  修禅时心中萌生的由于别人有负于自己而产生的愤恨、恼怒、报复等念头。
  睡眠盖
  修禅时心中萌生的睡欲。
  掉悔盖
  掉有三种:身掉——不喜修禅,想游走戏耍;口掉——谈天说地,歌吟辩论;心掉——心猿意马,杂念丛生。悔有两种:一是知道生之后而懊恼不安;二是心理负担沉重而悔恨怖畏,负疚悔罪。
  疑盖
  疑盖有三种,第一疑己——怀疑自身素质低劣而非修禅之人;第二疑师——怀疑业师无功而不堪教徒;第三疑业——怀疑禅修不行而见异思迁。
  (4)禅定修习的时间
  禅定的修习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庙院中修习的僧尼,修禅的时间很讲究,他们必须在初夜和后夜坐禅修行,于中夜可作短暂的睡眠,在家修习的佛门信徒,修禅的时间没有僧尼这么讲究,但要求在黎明、中午、下午、日落等时辰里修禅为好。在吃饭前后半小时不宜修禅。
  初习禅修者,时间要短,次数可多,而且留有余兴;久习禅修,可以坐禅2~4小时为度,不可过长。
  (5)禅定出定时的注意事项
  禅定修习结束时,要进行收功,佛教称为下座结坐出定
  大乘、密乘教派坐禅结束时,须回向,即心念口宣,上求佛道,与众生共成佛果,然后缓缓调和气息、身体,将所观想放出去的一切都收回于身心之中,最后慢慢下座。
  坐禅出定时,应放下各种念头,开口放气,想从百脉随意而散。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膊及手、头、颈,次动二足,悉令柔软;次摩手令暖,以掩两眼,然后慢慢睁开。待身热后稍歇,方可随意出入。如果不这样做,而仓促出定,则细法未散,住在身中,令人头痛,百骨节强,犹如风劳,以后再入定时易烦躁不安。
  2)外修人身
  外修人身就是对筋骨肉的锻炼。这种锻炼方法多是作适度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打拳等等,但切忌做得过度疲劳。筋骨肉的锻炼最好是采用武术形式。本书所附达摩易筋经就比较适合修禅的人练习。
   居食医药
  佛教在居食上比道教更为讲究。生活起居上,讲究远离尘世,寻幽深之处进行修行,并有色戒,不允许进行两性的接触。在饮食上有斋戒,不吃肉腥之食。
  借助于药物的补益功效来促进修行的功力增进,也借助药物的作用来防止疾病。

四、佛教养生观念   

1、无病第一。《法苑珠林》里说“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在佛教看来。病有两种,一是身病,“种种内外诸病名为身病”,二是心病,“种种欲望等名为心病”。欲望是心病,也是身病的引子。那么“无病”即是指身体无病,也是指心无病。身心健康是人最大的利。“知足”就指心无过多的欲望,不贪得无厌,不利欲熏心。生活因为知足而幸福,“知足”就是最大的财富。

2、忌食五辛。《楞严经》中说“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食曾恚。”意思就是食熟五辛食物会关使人发淫心,生食则使人增长愤怒。关于“五辛”,有一种说法是: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另一种说法是:蒜、葱、兴渠、韭菜、,也有一种说法是只是一个名称,代指那些食用后口生异味、污秽不净的蔬菜。佛教认为“五辛”会增长僧人的爱欲之心,不能静心修行,坚决不可食用。其实“五辛”具有杀菌、排毒的作用,但食用过度则会使人口、鼻、眼不适,还会带来口臭,影响个人形象,破坏与他人的相处氛围。

3、戒荤食素。《大乘经》中说:“食肉的人,众生见到他都会惊怖不已。食肉的人,身体臭秽,食肉的人,口气常臭,增长疾病,易生疮廯。”其实,佛教初出于印度时,僧人过着乞讨的生活,吃东西随缘,别人施舍什么就吃什么。因此,在印度,僧人可以吃“三净肉”,“三净肉”是指不见其生、不见其死、不闻其死的肉。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其“戒杀、放生”的思想与汉儒文化中的“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器肉”的思想相契合,慢慢演变成禁肉戒律。在佛教认为食肉会导致人饮食无度,易生眷恋红尘之心,妨碍修行,还让人失去慈悲心,也破坏了众生间的亲缘关系。肉类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钙、铁、锌、磷等营养元素,食用肉类过多,则会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因此要食用有度,并与蔬菜、水果搭配。

4、过饱伤身。《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说“凡四大之身有病生者,咸从多食而起。”“四大之身”是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的人,此句意思是人产生疾病是由饮食过量引起的。从营养学来看,营养不良并非只指缺乏某些营养元素,还指某些营养元素过多。营养元素过缺乏不利于身体健康,过多则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过多进食会增加体重、加重肠胃消化的负担,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因此,要少食多餐、合理搭配营养。

5、戒贪美食。《法藏碎金录》中说“饮食美味,太多则伤身,权利过求,亦复如是。”可见,美食虽好,吃太多则会伤害身体。权势虽好,过分执着则致身心受损。佛教认为,佳肴、美酒、权势都是尘世之物,过多追求就身心受损,妨碍修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知足之心,既要看到事物好的方面也要看到它带来的坏处,不要过分执着,受它束缚,不得洒脱,使得身心皆疲。

6、酒乱心性。《法句经》里讲“酒致失志,为放逸行。”酒使人情迷意乱,作出放荡不羁之事,对于修行者来说是万万不可的。从养生角度看,酒精使人产生幻觉,失去理智,作出一些不该之事。而且,酒精会麻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长期饮酒会引发肠、胃、心、脑、肝等受损,进而导致胃出血、脑溢血、心肌梗塞、肝癌等疾病。

7、酒为不善。《大般涅槃经》卷二中说“酒为不善,诸恶根本,若能断除,则远众罪。”酒在麻痹人的大脑神经后,使人失去理智不能自控,作出危害自己、他人的事。因此,佛家的修行者不可沾酒。   

8、放纵为患。《法苑珠林》中说“若常愁苦,愁遂增多;如人喜眠,眠则滋多;贪淫嗜酒,亦复如是。”经常愁苦的人总是把心思放在愁苦上,看不到生活中美好的地方,于是就越来越愁苦,受愁苦所累。做其他事也是这样的,若不加约束地放纵自己去做,就会越来越受它所累,给自己带来祸患。因此,行事有度。

9、贪欲伤神。《法苑珠林》里说“夫人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者多,其事略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汁肥浓······成事云,皆三者之枝叶耳。”其意为:人之所以不能得道,是由于内心昏惑,内心昏惑是因为受外物的干扰。使内心昏惑的事物很多,大致有三样:一是权势、功名,二是美色,三是美酒佳肴。这三者是使内心昏惑的最根本的东西,其他的均为细枝末叶。因此要对权势、功名、美色、美酒、佳肴有所节制,不受它们的诱惑,保持平常心,使内心静淡如水,才可得道洒脱。

10、去除三毒。《法句经》中称“贪淫致老,嗔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从养生的角度看纵欲会使人的精元受损,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而且会使精神萎靡不振、浑身无力,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发怒并非可以泄心里之郁,反而会使肝火旺盛、肝气瘀积,伤到肝。执迷不悟、愚钝追求会招致意想不到的祸患。不管是修行者还是平常人,都应该去除这三害,保持内心博厚柔顺、身心健康。

11、健康心理。《法藏碎金录》中说“夫恬愉相资,成长久道,喜怒不节,伤阴阳之和。”可见,要想长寿,就要保持恬淡的心态、愉悦的心情。喜怒哀乐不加节制,就会导致元气不顺,使阴阳失调,不利于身心健康。因此要节制喜怒哀乐,时常保持愉悦的心情。

12、身心清静。《道院集要》中说“斋戒沐浴,此为外清静,洗心玄览,此为外清静。”佛家认为,吃斋、守戒、洗头、洗身是身体上的清净。涤荡心灵、体察万物是内心的清净。养生不光要保持身体洁净还要时刻反省自身,知错就改,明理益智,保持内心的清净、恬淡。

13、心理调适。《道院集要》里说“夫歆然之欲,憋然之忧,皆逆道心,于道为损。修然自得,怡然自适,恬然自息,皆顺道心,于道为益。”可见,佛家喜乐的意念、急躁愤恨的心情、内心的忧愁是与求道想违背的。求道,要求悠然自得、怡然自适、恬静安闲。养生,也要如此。

14、善于制怒。《法句经》中说“恚能自制,如止奔马,是为善御。”愤怒就如狂奔的马,若不制止,则会带来大祸患,因此,要善于克制怒气,保持内心的平静宁和,才可得道。养生,也讲究内心的宁和和良好的自控力,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要坦然处之,愤怒只会让情况更糟糕。

15、知足常乐。《佛教遗经》里讲“知足之人,岁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知足之人能“失之坦然,得之泰然。”知足的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从当前情况中寻找到好的方面继续努力,不去忧心不好的方面怨天尤人,也不会无节制地最求身外之物,他能把握当下的快乐。知足的人是幸福的。

16、身安遂隆。《童蒙止观》中说“身安则道隆,饮食有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佛家修行注意饮食有度、内心的清淡宁和。养生就讲求饮食得当,劳逸结合,心态平和。

17、作息规律。佛教很讲究作息时间的。晨起、午休、晚课,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五、后语

    虽然我们不是佛道修行之人,只为尘世中的普通之众,我们虽不必佛家之人那样苦苦修行,但我们可以吸取他们的修心之法为我们所用。

佛教养生

咨询热线:18081268589 E-mail:719516185@qq.com 传真:0816-6283133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民生路6号  欢迎来电咨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17 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备案号:粤ICP备14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