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Mianyang Harmony Life 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有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如秦始皇海外求仙丹,以求自己可以长生。事实上,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万物都必须经历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生命终将有终结的一天,只不过存在寿命长短不同而已。虽然如此,预防疾病、延年益寿还是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而实现,这就是养生存在的必要性。李东垣曰:“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可见诸病皆生于脾胃饮食。《内经》有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再看看现代人的饮食方式,出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肥甘厚味酒一直是餐桌常见之品,由此也导致了湿热痰浊之证,像现代医学中的“三高”。由此可见饮食养生在养生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1.谨和五味

   中医理论认为,五味(酸苦甘辛咸)既可滋养五脏,过度又可损伤五脏,《内经》云:“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因此正确的饮食总原则是调和五味,不让五味太过。从五味的三因制宜角度去调节饮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

1.1五味宜因时制宜 鉴于四时各有所主之气的偏盛,则宜谨而和之。春季阳气渐渐生发,万物复苏,天气由寒转暖。《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当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健康,此时应该多吃一些生姜、葱、蒜等。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肝气旺就会乘脾土,酸生肝,甘生脾,故宜减酸增甘预防肝郁乘脾的脾胃虚弱证。夏季阳气最为旺盛,为阳中之太阳,易致人体心火旺盛而致肺气虚,苦生心,辛生肺,故饮食上应该减苦增辛以养肺气[1],像多食香菜、韭菜等。长夏之时,湿气加重,脾土盛乘肾水,饮食上应该减甘增咸,多吃一些像鸭肉猪肉等食物。入秋之后,气温逐渐降低,湿度也下降,人体皮肤水分迅速蒸发,从而出现以鼻燥、唇干、咽痛、手足心热为主要症状的“秋燥证”。因此秋季饮食必须要滋阴润燥,多温少寒。同时,肺气盛于秋,辛生肺,肺属金,易乘肝木,故宜遵循减辛增酸的原则,应多食乌梅、山楂等。冬季为阴中之太阴,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因此冬季饮食以多温少寒为主。另外冬季属阴寒之水,水气盛易凌心,根据五味所属,饮食宜减咸增苦,即多吃一些像苦瓜、苦菜、芹菜等食物。同时依据“秋冬养阴”的原则,冬季还应该进补一些富含阴津的食物以助冬之收藏。

1.2 五味宜因地制宜  不同地域的阴阳、寒热情况不同,故其五味也应各有不同的偏嗜。如山西陕西多喜食酸,云南、贵州四川多喜食辣,江浙多喜甘甜,东北多喜食咸[2]。大抵低洼处和靠近北极圈地方的人们喜食辛辣温热的食物,主要原因是外界阴寒太盛,需要借助辛散温通的食物以驱散阴寒之邪,像四川盆地的人喜欢吃辣椒。而东南沿海地方的人们喜食清凉甚至寒性食物,像西瓜等,以清泻温热之邪。西北高原地区,人们易受燥感寒,宜选温阳散寒、生津润燥之品。

1.3 五味宜因人制宜  根据人的不同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特点,以选用相应的饮食方法。如少儿饮食应以营养充足,易于消化为原则,并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应该避免一些偏性较强的食物。老年人体质虚弱,主要进补一些温补之品以辅助正气,避免使用泻下之法。青壮年因为阳气盛,故宜尽量少吃一些肥甘厚味酒,防止造成湿热之病。体质弱的人也宜以补助正气为主,从而增强体质。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凉;形体肥胖者多痰湿,食宜清淡而忌肥甘;胃酸偏多者则不宜食酸咸食品。按性别而言,妇女在经期以补血为主,妊娠期以补肾固胎、健脾养血为主,产后以补气益血、通经下乳为主,绝经期以补肾益气血为主。男性体力劳动者以益气生津为主,脑力劳动者则以补养心脾、养血安神为主。

2. 食饮有节

《内经》记载:“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因此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定时进食,对于延年益寿很重要。

2.1 食有定量  人的身体对食物量的负荷是有一定限度的,它主要取决于脾胃对事物的受纳运化情况。“凡食多则成积聚,饮多则成痰癖。”饮食过多,势必造成脘腹胀满,使脾胃纳运失职,升降失调。饮食过少虽在脾胃承受的负荷之内,但会导致后天来源不足,生化气血缺乏,脏腑肌腠无以荣养,人体日渐消瘦,正气变虚,诸病皆生。因此饮食定量,饥饱适中,则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人体表里内外皆得以充养,这对人体的健康意义重大。从另一个层面来讲,饮食定量还指不要对某一种主观上喜爱或不喜爱的食物多吃或不吃,即不挑食或偏食。譬如有些人喜欢吃肥肉,长此以往会酿湿成痰化热。而有些人很少或不吃蔬菜水果,这也会造成 营养失衡,像维生素A、维生素C的缺乏等。所以荤素搭配、不偏嗜饮食、营养均衡才是饮食的 最佳选择。

2.2 食有定时  人每日三餐应该按照约定俗成的时间段和个时间段的特点去饮食,《内经》中说:“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因此“ 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以顺应阳气虚实的变化。

早饭宜好。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后,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此时体内各脏腑功能处于亢奋状态,但肠胃却是空虚的,因此早饭进食一些高质量有营养的饮食,可以使营养得到充分吸收。

午饭宜饱。人体经过一上午的活动,肠胃业已空虚,而下午还需要进行活动,因此午饭宜饱。但也不是吃的脘腹胀满才行,只需适宜就好。

晚饭宜少。晚上重在睡眠,活动量少,而且入夜阳虚阴盛,因此需要减少食量以避免阳气的躁动而干扰睡眠。当然宵夜和夜生活也是不可取的,夜晚胃也需要休息,长期宵夜会得胃癌。

3. 重调脾胃  

   人体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互济。脾胃生化气血,充养五脏,达四末,肥肌腠。因此脾胃功能正常,人体就得以濡养。所谓“有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故脾胃为后天之本。李东垣曰:“苍天之气贵清浄,阳气恶烦劳,病从脾胃生者一也……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故其人寿,阳精所降,谓脾胃不和……故其人夭,病从脾胃生者二也……胆气不升,则飧泄、肠澼不一而起矣。病从脾胃生者三也……此谓之气者,上焦升发,宣五谷味,熏夫、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或乖错,人何以生?病从脾胃生者四也。”这充分说明了诸病皆生于脾。因此饮食养生不但要注意外界五味对人体的影响,而且要注重调理内在脾胃。所以饮食上要饥饱适度,寒热温凉适宜 。过食温热之品,容易损伤脾胃之阴液;过食寒凉之物,容易损伤脾胃之阳气[3]。在进行用药调理时,通常也需要于诸多寒凉药中加一些甘温补中的药,以求寒凉不伤胃。在跟随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经常在诸多寒凉药中加入一些温补脾胃的药,像生姜、大枣等,避免了寒凉碍胃之弊,结果病人不但火热被清,而且饮食正常。

4.  总结

综上所述,饮食养生需要注重三个原则,即谨和五味,食饮有节,重调脾胃。从自然与人体适应的关系,到内在脾胃功能的特点,都应该注意调养。饮食为人们生存的保证,“民以食为天”,“病从口入”,尤其是在饮食存在诸多隐患和现今人们正常饮食观念瘫痪的当代,要想做到养生,就必须从饮食开始;要想做好饮食养生工作,实现延年益寿,就必须因人而异的遵循这三原则。

 

咨询热线:18081268589 E-mail:719516185@qq.com 传真:0816-6283133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民生路6号  欢迎来电咨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17 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备案号:粤ICP备14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