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素称“八闽首府”的
历史由来
在闽疆,建瓯是一座不应该被人忘记的历史文化名城,她曾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领域开创了无数令人炫目的灿烂和辉煌,为中华文明大家庭增添了一道独特而靓丽的古闽地域文化的风景线。
一、汉立都尉府,统领全闽
东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贺齐进兵建安(今建瓯),立都尉府。当时整个福建均属于会稽郡,会稽郡下分东、南二部都尉,闽疆为其南部都尉。而南部都尉的都尉府就设在建安(今建瓯),贺齐为首任南部都尉府都尉,统领全闽。
南部都尉府遗址在今建瓯市人民路北段之都尉(御)坪,原市委、市政府大院一带,现在被开发为御花苑住宅小区。
福建南平建瓯“练夫人”(873-952),是江南民间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名练寯,世称“练夫人”,闽北浦城仙阳练村人氏。
练夫人为唐将章仔钧之妻,于唐末五代后晋天福六年迁居建州。天德三年,以大恩大德感化破城的将领,劝服他们放弃屠城,从而保全了建州全城的百姓,被建瓯百姓奉为“全城之母”“芝城之母”。练氏夫人舍身保城的义举不仅深得建瓯人民的感恩,同时也成为章氏和练氏两个宗族后人的骄傲。由章仔钧所著的《章氏家训》,也一直被章氏后裔奉为传家之宝,世世代代恪守家训,成为后人的行为规范。
每年清明节,芝城之母练夫人公祭仪式在练夫人主题公园雕像前举行,来自闽北各地、三明及湖北、江西等省外章氏宗亲和建瓯市社会群众,共同缅怀练夫人的高尚品德,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东汉献帝建安八年(203年)之际,全闽有文献记载的已设立的古县仅有东冶、侯官、建安(今建瓯)、南平、汉兴(今浦城)五个县。其中东冶实乃西汉武帝时讨灭闽越国后在闽疆虚设的一个县名,故当时闽疆内实有4个县,均隶属于会稽郡的南部都尉府,都尉府设在建安(今建瓯)。
建瓯设县于汉献帝建安初(196年),据《三国志·吴书》和《建瓯县志第一册·疆域沿革》(民国版)第3页记载:献帝建安初立三县,仍属会稽郡南部都尉,分侯官北乡置建安、南平、汉兴三县,寓意为:“建安初年,平定南方,汉室复兴”。“建安”得名于汉献帝之年号,成为历史上较早,也较少的以皇帝年号直接命名的县之一。
二、吴置建安郡,闽疆中枢
又据《闽书卷之十三·方域志》(明何乔远编撰)第289页、《建宁府志第一册·建置沿革》(明嘉靖本)第3页、《建瓯县志第一册·疆域沿革》(民国版)第3页等文献记载: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以会稽郡南部为建安郡,改都尉为太守,领建安(今建瓯)、建平(今建阳)、吴兴(今浦城)、东平(今松溪、政和)、将乐、昭武(今邵武)、绥安(今三明一带)、南平、侯官(今福州一带)、东安(今南安、同安一带)等10县,仍治建安(今建瓯),王蕃为首任建安郡太守。用现在的话来作个注释,王蕃即全闽的第一任行政长官,相当于省长。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全闽已设立的古县从原有的4个增为10个。其中建平(今建阳)是析建安(今建瓯)桐乡置;将乐是析建安校乡置;昭武(今邵武)也是析建安置;绥安(今三明一带)析建安校乡西偏地置。
建安郡至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改称建州止,在闽疆的历史上前后存在了大约300多年(260—618年)。另据有关专家的考证,当年建安郡虽领10县,但这10个县所统辖的范围甚至包括了今浙江、江西、广东的部分和现在台湾的全部属地。
三、唐初称建州,“福建”之源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改太守为刺史。武德四年(621年),复移州治于建安(今建瓯),领建安(今建瓯)、唐兴(今浦城)、建阳、将乐、绥城(今三明一带)、闽县(今福州一带)等6县。首任建州刺史叶灏,任上适逢武遇之乱,殁于战事,后被朝廷褒封为“富沙昭定王”,建瓯因之别称“富沙”。
闽疆入唐后,先后设有五个大州,其中就有建州: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置,至武德四年(621年)移州治于建安(今建瓯)。
据1992年由福建省教委编写、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爱我中华,爱我福建》丛书第7页记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了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由都督兼领,专管军事,……统辖24县,成为地方最高长官,这是历史上‘福建’名称第一次出现”。
在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之前,还未有“福建”这个叫法。而自汉未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始,闽疆的代名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就叫作“建安郡”。换句话来说,在“福建”出现之前大约四、五百年前,“建安”已经成为闽疆的全称存在了,这是我们今天不得不承认,也是无法更改的历史事实!
建州直到南宋孝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因孝宗皇帝旧邸之故,特晋升建州为建宁府,在历史上存在了大约500多年(618—1162年)。
四、五代建闽国,都设建州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王延政与王延曦相攻于此(指建州),建国称大殷,改元天德。开元二年(945年)改国号曰闽。并在建州(今建瓯)兴建宫室,构筑楼台,盖太和殿,修五凤楼,铸大铁钱,诏行一方。
五代闽国天德皇帝王延政在建州(今建瓯)称帝时兴建的太和殿遗址在今建瓯市人民路都御坪;构筑的五凤楼遗迹即今建瓯市人民路中央的鼓楼,现在仍傲然矗立在市中心,成为当时历史的一个缩影和见证,也是这座历经沧桑的千年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五、宋升建宁府,雄冠八闽
南宋孝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以孝宗旧邸升为建宁府(今建瓯)。建宁府(今建瓯)是闽疆历史上第一个晋升为府的行政单位。
孝宗皇帝曾经被封在建安(建州的州治,今建瓯)任“建王”,后由“建王”立为皇太子,再由皇太子接了宋高宗的班,当上了皇帝。正因为这个缘故,孝宗破例恩准将“建州”擢升为“建宁府”,时邑人张栋有专文记此盛事。
福建之所以别称“八闽”,其历史渊源是因为闽疆入宋以后曾存在过八个府级行政单元,民间习惯上俗称作“上四府”:建宁府、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下四府”: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这八个府除了“建宁府”在南宋第一个由建州晋升为建宁府之外,其余的7个府都是在明洪武初年(1368年)设置的,前后相差了大约200余年。
上述7个府,除了福州府有文献资料记载在明洪武元年(1368年)之前,大约在南宋末年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曾有短暂的几年称为福安府的特例之外,算得上“八闽第二府”,其余6个府,只能并列“八闽第三府”了。
建宁府延至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撤消建宁府,合并所属建安、瓯宁两县,各取首字,始称建瓯。这座在历史上风光了700多年的建宁府(1162—1913年)最终隐退到历史的大帷幕之后,渐渐地被世人淡忘了。
综上所述,建瓯在闽疆的历史上曾经是:
——汉置第一郡:建瓯历史上曾为汉置第一郡——建安郡的郡治。她在历史上存在了300多年(260—618年)。值得说明的是,闽疆在秦代曾设了一个“闽中郡”,但“闽中郡”的郡治史志文献上没有确切的记载,而建安郡的郡治设在建安(今建瓯)成了有文献确凿记载的闽疆历史上的第一郡治,换句话来说,即第一座有文献确凿记载的“省会”。此外,汉灭,三国归晋,晋朝立,于晋太康三年(282年),分建安郡设立了闽疆的第二郡,称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州)。此事载于《闽书卷之一·方城志》第12页。
——唐置第一州:建瓯历史上曾为唐置第一州——建州的州治。她在历史上存在了大约500多年(618—1162年)。唐末五代之季,还一度成为闽国的国都,在历史上存在了三年(943—945年)。
——宋置第一府:建瓯历史上曾为宋元明清四代在闽疆设置的八个府中的第一府——建宁府府治。她在历史上存在了大约700多年(1162——1913年)。其余的7个府除了福州府的前身福安府设于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之外,比建宁府迟了100多年;其余的6个府均在明洪武年间(1368年)设置,比建宁府迟了200多年。
“八闽首府”,有两层字义:一是字面的本义,指八闽第一个府;二是延伸的涵义,指八闽的政治中心。无论是字面上的本义,还是延伸的涵义,建瓯都是当之无愧的“八闽首府”。
(来源:建瓯市广播电视台)
嫘祖妈祖千年母子情
开通四川盐亭福建建瓯文旅专线
助力乡村振兴
2021年8月3日,四川省高科技产业化协会高级专家工作站常务副站长兼秘书长、巴蜀雄关文化科技产业园筹备处处长杨纯,和谐人生文化科技公司董事长、巴蜀雄关运营负责人何君梅、和谐人生文化科技公司高级顾问、“3820•燎原芝家”课题组主创人练志煜等多人,以“文明泽华夏,丝绸连世界,东西山海经,千年母子情”为主题,助力乡村振兴,召开线上专题研讨会。
会议主要以嫘祖妈祖千年母子情,申报成立生态文明项目课题组,开通四川盐亭和福建建瓯文旅专线等内容展开讨论,并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由四川省高科技产业化协会高级专家工作站、巴蜀雄关文化科技产业园筹备处、和谐人生文化科技公司、中华母亲嫘祖网、嫘祖书院、“3820•燎原芝家”课题组、好乐网、涪成会酒业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嫘祖妈祖千年母子情,开通四川盐亭福建建瓯文旅专线”。
盐亭,华夏母亲嫘祖的出生和归葬之地,是古丝绸之路的源点,是全球炎黄子孙寻根祭祖、认祖归宗的“圣地”。建瓯,风雅如竹的美丽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东南乌木妈祖文化信俗传承辐射中心。
盐亭与建瓯,西南与东南,相隔万水千山,历史渊源流长、人文底蕴深厚,充分体现嫘祖妈祖千年母子情丰富的历史痕迹,搭建平台和载体,加强宣传力度,加大两地人员往来,互联互通,深入挖掘,共建共享文化旅游和产业资源,不断扩大盐亭、建瓯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盐亭建县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是古巴文化和蜀文化的交汇点。嫘祖文化、岐伯文化、三国文化、文同文化、字库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孕育出华夏母亲嫘祖、华夏中医始祖岐伯、北宋诗书画大师文同、以及近现代历史上的四川早期革命家袁诗荛、历史学家蒙文通等大批杰出人才。
盐亭,古称“潺亭”“秦亭”,因境内多盐井、盛产盐卤得名盐亭,是华夏母亲嫘祖的出生和归葬之地,素有“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美誉。
世界华人嫘祖故里祭祖大典影响深远,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祭拜嫘祖的圣地,形成了“北祭中华之父黄帝、南拜华夏之母嫘祖”的孝道文化格局。
巴蜀雄关是当年黄帝迎娶西陵国嫘祖的关隘和迎亲之地。这里是嫘祖、歧伯北上中原的巴蜀雄关是当年黄帝迎娶西陵国嫘祖的必经驿道,张飞去阆中时,曾在此防务和战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传歧伯为嫘祖舅父,携嫘祖和她发明的丝织品北上献给黄帝,经过的第一道关口便是雄关,因此,巴蜀雄关可称之为“中华丝绸之路第一关”。黄帝欲学桑蚕技术、因而提出与嫘祖联为姻亲,以助黄帝统一中原。
深入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集资本、科技、人才和现代经营理念于一体,渗透高新科技和文旅产业,力争把筹建中的巴蜀雄关建设成文旅圣地、嫘祖大学(母爱立德教育中心)和高科技智能产业园区。
拍摄《丝绸之母--嫘祖妈妈》电影、学嫘祖文化制高定位·母爱立德、喝乡茶、吃妈妈饭、品妈妈的味道、游“嫘祖故里嫘祖陵景区、歧伯故里景区”、建“中华丝绸之路第一关·巴蜀雄关景区、参丝绸之路纪念馆”、拜嫘祖妈妈、听嫘祖妈妈的故事,欣赏嫘乡风情,让嫘祖妈妈的母爱传承万代,树嫘祖故里文化自信。
建瓯市,福建省县级市,南平市代管。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设建安县,1913年并建安、瓯宁两县为建瓯县。1992年10月撤县设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建瓯历代为郡、州、府、路、道治所和闽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过1154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大臣,是福建历史上出进士最多的县。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史称“三杨辅政”的政治家之一杨荣和历史学家袁枢、音韵学家吴域、外交家徐竞、文学家吴激、现代革命先驱杨峻德等一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此。
建瓯,一座风雅如竹的城市。东南丘陵地,万顷竹海中。一座千年古县,书写着属于“八闽首府”的历史兴替与岁月痕迹。建州古城呈现的“一城三衙三学庙,三山六水七座桥;三十六条棋盘街,七十二条经纬巷”盛大雄华的格局风貎及历史变迁。挖掘建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多角度诠释"八闽首府·千年建州“的古韵新姿,建州古城的变迁里,勾勒福建历史的脉络,讲好建州故事,助力建瓯发展。
拍摄《九八•妈祖筹岭救难记》电视专题片是妈祖信众的慧命与灵根,建“乌木妈祖生态文化园”、喝乌木妈祖平安茶、吃乌木妈祖平安面、游“乌木妈祖平安专线游和平号”专列、拜乌木妈祖神像、参妈祖千神馆、听妈祖济世救民故事,重振“闽之源·古建州”雄风。
(杨纯 何君梅)
当“妈祖”遇上“嫘祖”
天降鸿福
全球炎黄子孙回家过节享福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先民创造了著名于世的灿烂文化。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长河中,仅有两位女性被人们尊称为“祖”和“神”,她们就是“中华母亲”“和平女神”“丝绸之母”“蚕神”嫘祖妈妈和“和平女神”“海神”妈祖。《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妈妈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嫘祖妈妈是实现西陵内部联盟和西蜀部落联盟,并与黄帝实现部族大联盟;辅弼黄帝,联盟炎帝榆罔,东进中原,战败蚩尤,统一万邦,奠定华夏立国基础的政治家。黄帝元妃嫘祖妈妈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她是教民养蚕、丝织、制衣、推行天下,开创并推进上古文明的教育家。嫘祖妈妈生二子,她和轩辕黄帝决定,把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磨练;让能担当大任之孙颛顼继承黄帝位。表明嫘祖妈妈是识大体,不循私,义方教子,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以身垂范,为万世母师。她是恩威并用,化干戈为玉帛,平定西陵境内多次小部落叛乱的军事家。她提倡婚娶相媒,缔结对偶婚姻,进行人伦教化,体现毕生为民谋福利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被祀为中华民族“第一位和平女神”。嫘祖妈妈由人文共祖被朝廷祀为“先蚕”,民间祀为“蚕神”“丝绸之母”。由于她巡行全国教民蚕桑而逝于道上,被人们祀为“道神”“行神”“祖神”,即保佑出行平安之神,并演变为“旅游之神”——旅游者的保护神。国人敬祀嫘祖妈妈,由祖先崇拜发展为神灵崇拜,由民族共祖演进为人格神,具有二重身份,她和炎帝、黄帝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她堪称中华民族上古时代最杰出的、伟大的发明家和唯一的女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慈善家和教育家。她也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最伟大的巾帼英雄、人民英雄、民族英雄、幕后英雄和文化英雄。她拥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优秀品质和最光辉形象。嫘祖妈妈是空前的女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母亲。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炎黄子孙永远不能忘却的女神!
几千年来,“丝绸之母”嫘祖妈妈的大爱和“爱美和善”嫘祖精神传承至今,为了报答她的恩典,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嫘祖诞辰这一天是嫘祖故里盐亭人民的“先蚕节”祭祀“蚕神”嫘祖的日子,从2016年开始正式成为官方组织举办的“嫘祖故里祭祖大典”。每年农历9月15日是嫘祖妈妈累死在湖南衡阳道的祭日,每到这一天,是当地百姓的“酬蚕节”,群众就要自发向嫘祖妈妈烧香、拜祭,感恩嫘祖妈妈的丰功伟绩。从2016年开始,和谐人生文化科技公司通过嫘祖书院和中华母亲嫘祖,线上线下弘扬中华母亲嫘祖文化,传承爱美和善嫘祖精神,倡导全球中华儿女一起过“中华母亲节”(农历二月初十嫘祖妈妈诞辰)和“中华感恩节”(农历九月十五嫘祖妈妈凤凰涅槃)。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约近4000年后,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嫘祖妈妈的子孙后代中又出现了一位优秀女儿林默,被后世尊称为妈祖。
妈祖,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等等,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莆田湄洲岛,因救助海难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
妈祖文化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民间在出海前要先祭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妈祖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
目前,全世界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上万座从湄洲祖庙分灵的妈祖庙,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世纪80年代,联合国有关机授予妈祖“和平女神”称号。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
妈祖救难的事迹生动感人,但都是历史传说,而现代发生在福建省建瓯市玉山镇筹岭村的妈祖救难一事神奇真实。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日,当汹涌澎湃的泥石流即将吞噬筹岭村时,一根巨大木头拦截了泥石魔怪,让美丽的村庄转危为安。筹岭村人认定这根木头是妈祖护佑人们的神木,是妈祖用发簪救了村民,人们为了感恩,将这根神木雕塑成妈祖神像,世人称她为“乌木妈祖”。“乌木妈祖”祥光照耀,福泽海内外。现该乌木妈祖神像供奉在福建省南平建瓯市黄华山天后宫里,香火鼎盛。海内外信众纷纷前来朝觐。台湾、香港、澳门的信众更为虔诚,对弘扬中华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发挥了很大作用。
知名剧作家吴贤雕先生的文学作品《妈祖:那根拦截泥石流的发簪》。该文在纪念妈祖诞辰1060周年全球(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原创文艺作品竞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和谐人生中华母亲嫘祖网受两岸妈祖信众与世界生态爱好者呼吁,决定响应中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满怀宣传妈祖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性,自筹资金拍摄公益电视专题片《九八·妈祖筹岭救难记》。2021年6月16日,和谐人生中华母亲嫘祖网携手3820•燎原芝家课题组向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提交关于请求支持拍摄生态警示教育电视专题片《九八·妈祖筹岭救难记》的请示。拍摄该片的目的在于倡导生态文明、弘扬妈祖文化,促进两岸四地妈祖信众联谊与文化交流,把妈祖筹岭救难这一真实而又神奇的历史亮点推向世界,把乌木妈祖的光辉神像推向世界,让妈祖的光芒照耀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把爱的雨露滋润到每个受苦受难的人们的心里。
福建南平建瓯“练夫人”(873-952),是江南民间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名练寯,世称“练夫人”,闽北浦城仙阳练村人氏。
练夫人为唐将章仔钧之妻,于唐末五代后晋天福六年迁居建州。天德三年,以大恩大德感化破城的将领,劝服他们放弃屠城,从而保全了建州全城的百姓,被建瓯百姓奉为“全城之母”“芝城之母”。练氏夫人舍身保城的义举不仅深得建瓯人民的感恩,同时也成为章氏和练氏两个宗族后人的骄傲。由章仔钧所著的《章氏家训》,也一直被章氏后裔奉为传家之宝,世世代代恪守家训,成为后人的行为规范。
每年清明节,芝城之母练夫人公祭仪式在练夫人主题公园雕像前举行,来自闽北各地、三明及湖北、江西等省外章氏宗亲和建瓯市社会群众,共同缅怀练夫人的高尚品德,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两位“和平女神”嫘祖妈妈和妈祖大爱越过高山跨过海峡,海内外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两岸同胞同心同德共圆中国梦。
可是现代中国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百年之久,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中国社会,物资文明极大丰富的同时却不知不觉陷入诚信缺失、道德败坏的窘境! 并且面临被西方国家文化和经济殖民的危险境地!现在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人文素质却降低了?现在婚姻自由了,但是离婚率却居高不下?工资增加了却买不起房子?汽车越来越多,可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孔子学院”“中药”和“中医养生”在国外遍地开花的同时,我们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不觉地被所谓的西方科学思想“洗脑”,忘却了传统节日,不认可甚至否定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过着“洋人节”,深受“西医”危害! 中国人均输液量是世界平均的若干倍,全世界98%以上的中医药相关的交易与中国人无关!每个家庭孩子就一个了,但是孝顺的却越来越少了?人们越来越有钱,但是用钱的地方却找不到正道?这么多年中国教育独有的“学生苦、教师累”,“教师劳而无功、无成就感”、学生“高分低能”、“学不能用、毕业就失业”,出现这些现象到底是为什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当今世界,在国际上稍有影响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父亲节和母亲节,而号称“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却缺失自己的中华父亲节、中华母亲节和中华感恩节,“中华父母黄帝嫘祖妈妈文化”也一直为社会和学界所忽视。究其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以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文化为引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
一个国家如果科技落后,那将面临着亡国的危险。
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文化,那就面临着亡种的危险。
世界上的许多人可能会想:“从中国被帝国主义侵略开始,算下来中国已经丢了一百多年的传统文化了,所以出现上面的情况就不见精怪了。早在很多年前很多西方传教士就已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引入了他国,大家都在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咱们中国却在一步一步的丢掉老祖宗的智慧结晶。
中华民族的教育从1912年与中华传统文化断代,到1978年恢复高考至今,教育体制改革历经一百多年。如今,教育产业蓬勃发展,教育内容日臻齐全,教育模式层出不穷,教育大国的目标完成了,但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教育成果却不尽如人意。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失去了中华父母黄帝嫘祖妈妈文化引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的关系和做人准则就会出问题,影响的就是一个民族的风气,然后最终会成为国家的灾难。如今四大文明古国到现在就只剩下了中国。为什么中国的文化这么灿烂,而且连绵不断?这就印证了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是靠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护佑着中华儿女安居乐业,帮助着历代君王治国平天下。可见以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文化为引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必须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教育强国、德育兴国的任务作为文化教育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国家一再出台政策,重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件“法宝”! 嫘祖故里绵阳盐亭县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18年11月28日,嫘祖故里盐亭93岁石云龙老先生破解中国上古史三大难题:《山海经中次七经》老子自言是他著《山海经》并言他为什么要隐意著《山海经》记载黄帝诞生在四川岷山,嫘祖诞生在川北盐亭县;四川盐亭赵蕤故里葱柏岭今西部花都,清朝末年出土黄帝时期一块碑文,类似西安半坡刻划符号文字,记载黄帝妻雷祖的名讳,早郭沫若识甲骨文二千年;汉初司马相如著《世本》,记载古蜀文明史。
盐亭把塑造嫘祖故里文化品牌、打造嫘祖故里旅游开发区,作为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加快建设嫘祖文化圣地、加快建设美丽宜居盐亭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大力传播嫘祖对中华文明、丝路文化和世界经贸的杰出贡献,努力构建海内外炎黄子孙文化同根、血脉相连的精神家园。2019年3月22日 盐亭县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认定为“嫘祖故里”“嫘祖文化圣地”,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确认为“千年古县”,盐亭嫘祖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全面开启了中华民族大规模拜祭人文女祖的先河,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广泛影响。
2021年7月12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接受采访表示,为创建更多两岸交流合作平台,给两岸同胞提供更多回顾历史、品味文化、畅叙亲情和共同发展的机会,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在浙江丽水缙云仙都景区和四川绵阳盐亭中华母亲嫘祖国家祭祀公园新设2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2个交流基地分别依托黄帝文化和嫘祖文化,集中展现了慎终追远、薪火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台湾同胞追思中华始祖、铭记炎黄荣耀的重要场所。我们热诚欢迎更多的台湾同胞到这2个交流基地参访交流,希望有关地方将交流基地建设好、发展好,加强关注统筹,为扩大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华母亲嫘祖妈妈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嫘祖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弘扬爱美和善的嫘祖精神是乡村振兴的法宝。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重大变革,对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报告鲜明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新突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为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3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包括关爱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加环保实践、参与环境监督、共建美丽中国等十条内容。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牢牢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年5月27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学深学透、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通知。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年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实施“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路径,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引领浙江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千万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的深厚感情、深谋远虑和深入思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是继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要在回顾总结“千万工程”的实施历程、巨大成就中,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切实把这一宝贵财富学习好运用好,在“千万工程”经验指引下,更加扎实有力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和谐人生携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家重新拾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创多种生态的文化教育模式为突破口,为新时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创新思想,创造必然。经过几年的实践教训和经验的总结,和谐人生嫘祖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3年6月6日,为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助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千村未来 万村共富”文成县首届开秧节启动仪式在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玉壶镇金源村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浙江、四川、福建、湖南、河北、江西十省市的专家、学者、村书记代表汇聚浙江温州文成县金源村共话“千万工程”。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中华父母,黄帝嫘祖。父爱如山,母爱似海。“丝绸之母”“先蚕娘娘”中华母亲嫘祖妈妈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中华母亲嫘祖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弘扬“爱美和善”的嫘祖精神是乡村振兴的法宝。和谐人生嫘祖书院七人亲友团高举“爱美和善 耕读传家 天人合一 家国情怀 向上向善 共同富裕”大旗,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浙江温州文成金源也再塑“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的“乡村振兴”新典范。
为迎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庆典,和谐人生嫘祖书院在世界家风大会组委会的指导下,携手闽浙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筹办“嫘芝味·回家行”寻根祭祖文化旅游专线启动暨《九八·妈祖筹岭救难记》生态警示教育专题片新闻发布会,宣传“爱美和善 耕读传家 天人合一 家国情怀 向上向善 共同富裕”理念及生态文明、寻根祭祖、中医文化旅游,从而全面塑造“丝绸之母”“和平女神”“中华母亲”嫘祖妈妈和“和平女神”“海神”妈祖的光辉形象,同时,为了坚决抵制西方文化侵略,和谐人生、嫘祖书院和中华母亲嫘祖网倡导全球中华儿女一起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推动农历二月初十嫘祖诞辰为“中华母亲节”,倡导农历三月初三轩辕黄帝诞辰为“中华父亲节”、农历三月十七医祖岐伯诞辰为“中华上医节”、农历六月初六嫘轩龙凤呈祥日为“中华婚庆节”、农历九月十五嫘祖凤凰涅槃为“中华感恩节”、公历9月28日至圣先师孔子诞辰为“中华教师节”和公历12月26日新中国伟大开国领袖毛主席诞辰为“中华圣诞节”而不懈努力。 推动中华母亲嫘祖农耕文明文化进入千家万户,启迪农耕文明文化的扎根中华大地,助推乡村振兴。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发展,把嫘祖和妈祖爱美和善、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精神实践活动纳入社会文化实践中,培植社会、家庭道德文化土壤。让嫘祖和妈祖精神研究进入家庭、学校和社区,把历史和人文的精华,进行升华,凝练成经典,广泛传承,形成中华嫘祖母亲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链。
“嫘芝味·回家行”寻根祭祖文化旅游的启动,必将带动跨越嫘祖故里盐亭和妈祖故里建州“嫘芝味·建州行”平安专线游、“嫘祖故里盐亭-黄帝祠宇缙云仙都”寻根祭祖文化旅游,及海外华侨“回家”追根溯源、寻根祭祖,从而让“丝绸之母”“和平女神”嫘祖妈妈和“和平女神”“海神”妈祖的大爱传遍祖国大江南北、越过高山跨过海峡,激励两岸三地中华同胞同心同德共圆中国梦!
有妈的地方才有家,妈在家就在。孙中山先生曾说:天下太平靠女人,家庭兴旺靠母亲。平天下,首正人伦;正人伦,首正夫妇;正夫妇,首正女德。“丝绸之母”“和平女神”“蚕神”嫘祖妈妈、“和平女神”“海神”妈祖和“芝城之母”练氏夫人舍身为人们树立了光辉的女性形象。当“妈祖”遇上“嫘祖”,天降鸿福,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回家过节享福!
黄帝嫘祖华夏源,炎黄子孙代代传。中华文明中国梦,一带一路世界缘。台湾本是同根生,海峡两岸一家亲。桑蚕吐丝一根根,中华儿女爱母亲。
游离在外的孩子回归母亲的怀抱是天经地义的,台湾早日回归是海峡两岸人民长期以来共同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中华民族之所以称为伟大的民族,不仅在于它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且在于她有着极可贵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不仅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著称于世,而且又是酷爱自由和平,富于创新的民族。相信和谐人生嫘祖书院及社会过节爱心企业、社团和爱心人士将一如既往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文化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阔步前行!
有一首歌曲《把心交给中国》,歌词写道:你是一个炎黄的子孙,就该把心交给中国。把心交给中国,把爱交给母亲,吻去你那沧桑的泪水,抚慰你那一身伤痕。无论前方有多少险阻,我会和你风雨同行。一起和你经历着苦难,一起享受着幸福。无论世界会如何变幻,我会和你风雨同行。把我的心交给你,我的中国母亲。只要能够为你献一份爱,哪怕付出一切也愿意。全球所有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都把心交给你,你将变得更美丽。这首歌也正好表达出我们对伟大的祖国最真实的感情!以后的路还很长,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全民奔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进,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和谐人生 嫘祖书院
福建武夷南国甦院
“3820•燎原芝家”课题组
2023年6月18日
5000年前
农历六月初六
天下第一大婚唐代著名韬略家赵蕤(《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也就是说,嫘祖除了创造了养蚕织绸制衣技术,而且还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创立婚姻制度和礼仪等等。这些都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相传5000年前的农历六月初六是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成婚的日子。“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等家喻户晓的传说都是关于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的,都是从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人文女祖圣地、嫘祖故里盐亭开始的。
水有源,树有根,龙有头,人有祖。中华父母,黄帝嫘祖。父爱如山,母爱似海。文明泽华夏,丝绸连世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家,于是有了家风、家规、家训,有了风气的传递,文明的绵延。嫘祖贤德,于是贤德融于血缘基因,但贤德亦是风尚,是代代相传的训规,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没有她,就没有华夏文明的传承。她确实跟天下的母亲一样,平凡而伟大,但也跟天下母亲不一样,因为她是天下炎黄子孙共同的母亲。在这个中国和全球多灾多难的2020年,我们更应该深刻反思自己,正本清源,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感恩中华母亲嫘祖给我们留下宝贵的中华文明瑰宝。嫘祖妈妈当年为了协和百族,帛化干戈,传播丝绸文明和服饰文明,南巡中累死在湖南衡阳道。传承嫘祖文化、弘扬嫘祖精神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连续五年,嫘祖故里盐亭“酬蚕节”祭祖仪式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嫘祖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把农历九月十五设立为中华感恩节,引导全球炎黄子孙共祭中华母亲先蚕嫘祖,才能真正激发人们的感恩之心。
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国新时代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此,习近平主席多次作了重要讲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为此,我们倡导全球炎黄子孙一起过“中华婚庆节”——农历六月初六,纪念天下第一大婚——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龙凤呈祥喜结连理。同时,通过对“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的讲解,以及传统婚庆仪式的展示和体验,让人们身临其境地学习、了解中华父母黄帝嫘祖文化,引导大家寻根祭祖、认祖归宗、孝亲敬老,爱美和善,讲好家庭故事、家族故事、家乡故事和家国故事。从而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农历六月初六
全球炎黄子孙一起过
“中华婚庆节”
和谐人生 嫘祖书院
中华母亲嫘祖网
祝全球炎黄子孙 嫘祖儿女
身体健康 阖家幸福
夫妻和谐 子孝孙贤
中华父母黄帝嫘祖颂歌大连唱
《父亲》 《盐亭根 故乡魂》 《绵商梦》
中华父母 黄帝嫘祖
天涯海角 思念母亲
期盼祖国 早日统一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有妈就有家,妈在家就安!孙中山先生曾说:天下太平靠女人,家庭兴旺靠母亲。中华文明五千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文化标识。黄帝正妃嫘祖妈妈辅佐黄帝统一天下,为国、为民、为和谐社会奋斗终生。她为中华民族传承发展作出了丰功伟绩:首创蚕桑、衣被天下、协和百族、帛化干戈、驾宫室、垫国基。她拥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优秀品质和最光辉形象,被世人尊称为“人文女祖”、“中华圣母”、“行神”、“道神”、“祖神”、中华民族第一位“和平女神”、“蚕神”、“先蚕娘娘”和“丝绸之母”等。她堪称中华民族上古时代最杰出的、伟大的、唯一的大发明家和女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慈善家和教育家。嫘祖妈妈是空前的女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母亲。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炎黄子孙永远不能忘却的女神!
林琼珊
于文华演唱《中华母亲》
乌兰图雅演唱《中华母亲》
2017年4月30日和谐人生嫘祖书院挂牌成立于中华母亲嫘祖故里——中国(绵阳)科技城游仙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纲领,传承中华嫘祖母亲文化,发扬华夏民族精神。以讲好家庭、家族、家乡和家国故事为指导,弘扬“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的丝路文化和一带一路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缔造和谐人生。嫘祖书院于4月30日上午9:00挂牌,下午19:30天空出现彩虹献瑞!
嫘祖书院聚焦盐亭县“华夏母亲之都 世界丝绸之源 人文女祖圣地 嫘祖故里盐亭”文化名片,开展以嫘祖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交流、研讨、宣传弘扬,集中海内外嫘祖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教育引导人们学习中华母亲嫘祖的高贵品质:勤劳善良,以身垂范;勇于创新,百折不挠;大爱无私,宽厚仁爱;为民谋利,甘于奉献。传承中华母亲嫘祖精神:勤劳、仁爱、包容、创新、奉献、爱、美、和、善。处理好“五伦”关系(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树立“四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促进“三个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嫘祖书院为全面塑造中华母亲嫘祖的光辉形象,推动农历二月初十黄帝正妃嫘祖诞辰为“中华母亲节,倡导农历三月初三黄帝诞辰为”中华父亲节”、农历六月六嫘轩成婚日为“中华婚庆节”和农历九月十五嫘祖祭日为“中华感恩节”。
相关链接:
文化军事战略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宝--台湾二水爱国主义精神
为什么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要过"中华母亲节"(农历二月初十黄帝正妃嫘祖妈妈诞辰)
为什么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要一起过“中华父亲节”(农历三月初三轩辕黄帝诞辰)
为什么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一起过“中华婚庆节”(农历六月初六黄帝嫘祖成婚日)
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一起过“中华感恩节”(农历九月十五黄帝元妃嫘祖凤凰涅槃)
弘扬嫘祖文化 传承嫘祖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缔造和谐人生 ——记和谐人生董事长何君梅女士
热烈祝贺浙江丽水缙云仙都景区和四川绵阳盐亭嫘祖陵公园被国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国台办发布】 在浙江丽水缙云仙都景区和四川绵阳盐亭嫘祖陵公园新设2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礼敬原创者无私奉献!
中华母亲嫘祖网
属 于
每一位炎黄子孙 嫘祖儿女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欢迎转发、传播,传递正能量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恩您的参与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爱国光荣”栏目 第916期 2025.05.01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会学习资料(第1212期 )2025.05.01
2025-04-30
吴谦大校警告:人民如果长期歌舞升平、娱乐至死,离危亡就不远了!
2025-04-29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爱国光荣”栏目 第915期 2025.04.30
2025-04-29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会学习资料(第1211期 )2025.04.30
2025-04-29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爱国光荣”栏目 第914期 2025.04.29
2025-04-28
【迎女神 开太平】中华大孝习米读书会学习资料(第1210期 )2025.04.29
2025-04-28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民生路6号 欢迎来电咨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17 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备案号:粤ICP备14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