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华母亲嫘祖网!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中华母亲嫘祖网
   
名称描述内容
嫘祖史诗 第二章
来源:和谐人生 嫘祖书院 学习强国 | 作者:赖逸均 王映维 李德宣(编辑) | 发布时间: 2022-06-22 | 1059 次浏览 | 分享到:
《嫘祖史诗》用朴素通俗的地方口语,整齐而富于节律的唱词形式,歌颂嫘祖“始蚕”“弼帝”的两大殊勋,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塑造出这位上古“文化英雄”的光辉形象。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先民创造了著名于世的灿烂文化。中华民族5000年悠久历史长河中,仅有两位女性被人们尊称为“祖”和“神”,她们就是嫘祖妈妈和妈祖。《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妈妈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嫘祖妈妈是实现西陵内部联盟和西蜀部落联盟,并与黄帝实现部族大联盟;辅弼黄帝,联盟炎帝榆罔,东进中原,战败蚩尤,统一万邦,奠定华夏立国基础的政治家。黄帝元妃嫘祖妈妈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她是教民养蚕、丝织、制衣、推行天下,开创并推进上古文明的教育家。嫘祖妈妈生二子,她和轩辕黄帝决定,把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磨练;让能担当大任之孙颛顼继承黄帝位。表明嫘祖妈妈是识大体,不循私,义方教子,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以身垂范,为万世母师。她是恩威并用,化干戈为玉帛,平定西陵境内多次小部落叛乱的军事家。她提倡婚娶相媒,缔结对偶婚姻,进行人伦教化,体现毕生为民谋福利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被祀为中华民族“第一位和平女神”。嫘祖妈妈由人文共祖被朝廷祀为“先蚕”,民间祀为“蚕神”“丝绸之母”。由于她巡行全国教民蚕桑而逝于道上,被人们祀为“道神”“行神”“祖神”,即保佑出行平安之神,并演变为“旅游之神”——旅游者的保护神。国人敬祀嫘祖妈妈,由祖先崇拜发展为神灵崇拜,由民族共祖演进为人格神,具有二重身份,她和炎帝、黄帝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她堪称中华民族上古时代最杰出的、伟大的发明家和唯一的女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慈善家和教育家。她也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最伟大的巾帼英雄、人民英雄、民族英雄幕后英雄。她拥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优秀品质和最光辉形象。嫘祖妈妈是空前的女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母亲。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炎黄子孙永远不能忘却的女神!

 





盐亭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四川嫘祖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高颖题词。




四川盐亭嫘祖文化研究会会长、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赵一安题词。



序  言

 

盐亭为黄帝元妃先蚕嫘祖故里。数千年来,流行于民间上百的嫘祖故事,户弦家诵,有口皆碑。这些故事记述了嫘祖出生、成长,始蚕制衣的艰辛过程,治理西陵有方、深受人民爱戴,以及和黄帝联姻联盟,辅弼黄帝化干戈、定统一、奠国基的故事,娓娓动人,鲜活地再现中华女祖的风采。嫘祖故事是嫘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嫘祖逸史的“活化石”。嫘祖文化又和巴蜀文化密不可分,是包孕于炎黄文化、华夏古文明之中的。

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早已被文化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公认为“口述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源头。嫘祖逸史无文字记载,就凭着这些“述历史”流传下来。它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嫘祖故里的炎黄子孙,有责任把这些“口述历史”用文字记述、保存下来,世代流传下去。这本以传说为主的《嫘祖史诗》,就是故事的收集保存者王映维先生,与故事整理再创作者赖逸均先生的心血结晶,合作成书也遂了他们传承嫘祖文化的心愿。

史诗是古代长篇叙事诗的一种体裁。它叙述本民族伟大的历史事件,歌颂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多为民间口头创作,经过文化人用文字记录整理而成。这种史诗中国外国都有。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是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传说加工创作而成,却成为欧洲史诗的经典,对欧洲文艺复兴有重大的影响。我国藏族史诗《萨格尔王传》,歌颂了藏族英雄的业绩,也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诗友赖逸均先生是一位爱祖国、爱家乡的志士,素来以写民歌体诗歌见长。前年,他用民歌体写了一本《嫘祖魂》,歌唱了热爱嫘祖的盐亭文化人考察、探索、研究、开发嫘祖文化的艰苦过程,研究的重大成果,初试锋芒,社会影响甚好。《嫘祖史诗》就是它的姊妹篇。作者饱含挚爱而炽烈的激情,用朴素通俗的地方口语,整齐而富于节律的唱词形式,歌颂嫘祖“始蚕”“弼帝”的两大殊勋,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奉献精神,塑造出这位上古“文化英雄”的光辉形象。它是富于民俗性的民间文学作品,也可以说是结构完整、气势宏大的“英雄史诗”。他三易其稿,确是呕心之作。

要特别提出的是,这本书是根据民间传说写的“史诗”,有作者合理的想象成分,而不是作为“信史”的“嫘祖历史”。用民歌形式写嫘祖“逸史”,借用“史诗”之名,谅也无妨。读者尽可以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来鉴赏评判。而作者有意步中外史诗名著的后尘,只不过是嫘祖远孙歌颂伟大的始祖母,敬献一颗炽热的赤心而已。就凭这一点,也足以令人敬佩、感动不已的。这种易唱易记,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定会不胫而走,易于广泛流传的。


衡平

于二00四年孟冬之月


 



前   言

 

《炎黄汇典》总序中首先提到“在文字尚未创造以前,我国远古时代的人物事迹,是依靠世代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社科院院长杨超也曾说:“嫘祖文化是口碑文化,内涵是蚕丝文化、地域文化,它又是民俗文化,确实在群众中扎了根,群众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口皆碑,在民间有许多故事。盐亭地域圈内这种现象,世界也绝无仅有。这些口碑文化几千年传下来而且又与嫘祖圣地唐碑相吻合,它是嫘祖古史的活化石。”四川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林向先生也说:“盐亭嫘祖故里典型的民俗文化,符合民俗学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具有的共同特点:①它是集体现象,已成风俗。②不是个性,已成类型模式。③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扩散的。而这种现象却独独发生在盐亭,值得深思。这可是全国独一份的宝贵资源,值得珍惜。”我因为受到了这些理论思想的启示,才深刻的认识到民间传说对研究嫘祖文化的重大意义。下决心要把盐亭关于嫘祖的民间传说,系统的收集整理出来,使广大群众对嫘祖能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世代相传。

为了这个理想,我特地阅读了嫘祖故里王映维先生收集的关于嫘祖始蚕与辅弼黄帝的大量民间传说资料;又在盐亭嫘祖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专访了许多关于嫘祖事迹的胜迹景点与民风民俗,才发现嫘祖在原始社会条件下要实现始蚕、抽丝、织绢、成衣并且推广这样伟大的创造发明,曾经历尽艰辛,非常不易。黄帝在部落时代如果没有嫘祖开创的蚕桑文化与炎帝开创的农耕文化相配合,全凭武力征服是不可能统一中华的,即使统一了也难巩固。正如赵蕤所撰唐碑所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聚,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男尊女卑”长期肆虐,加之时空推移,许多人把中华始祖母及其功绩淡忘了,然而在嫘祖故里古西陵的盐亭,人民却对她感情深厚,千秋永祀,胜迹长留。现在,大家都说这些传说全面、系统、详实、优美,应写成集子,让普天下的中华儿女都知道。

起初我打算写散文,后来考虑到当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多数人没有工夫也不愿意去读冗长的故事,才采用简明扼要的民歌体裁,方便群众省时易读。先是写长短句,感到自由方便,却发现不便阅读、记诵,才改用七字齐言。为了通俗,却出现了打油味,又将传统的二二三句式倒成三二二句式,把双词放后,读起来感觉稳重些。即便如此,恐也难尽人意,恭请读者谅解。

本集多数取材于王映维先生收存的资料,故它是我们共同的作品。同时受到盐亭县文化旅游局、嫘祖文化研究会、嫘祖诗书画院、嫘祖文化开发促进会、县政协文史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帮助。嫘祖文化研究专家学者赵均中、梁发章、胡文仲、衡平、刘泰焰、何邦隆、王直平、彭加卉、石云龙等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嫘祖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名骨科医生何志强大力赞助,才得以成书出版。我们又选录了清华大学同学会成都分会会长、2004年世界母亲节清华学子祭拜中华母亲代表团团长胡进禄教授在嫘祖陵前所作《祭拜中华民族母亲,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致词为本书增色。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赖逸均

二00四年十月于盐亭城东居室小楼


 

读《嫘祖史诗》


赖逸均、王映维同志编写的《嫘祖史诗》共三章,两万余字。第一章,嫘祖始蚕,历经艰辛;第二章,德配黄帝,共建中华;第三章,故里情深,胜迹留传。她囊括了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制衣之术,联姻联盟、化干戈、定统一、奠国基、旨定农桑、法制衣裳的精彩神秘传说故事,内容翔实,以民歌形式歌颂嫘祖创造发明,弘扬民族精神,突破了十多年来许多研究宣传嫘祖著述的格局,值得一读。

盐亭是嫘祖故里、在这片热土上积淀了丰厚的嫘祖文化资源,是反映5000年前历史文化现象信息的“活化石”。10多年的研究,专家学者去粗取精达到一个共识:盐亭是嫘祖故里。黄陵和盐亭都是人文始祖圣地,“黄帝嫘祖共同开启文明发源”。今天,盐亭正在利用这块文化资源,打造嫘祖故里、绿色盐亭、丝绸源头的人文、生态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具创造发明的伟大民族,嫘祖文化就是一面创新发明的旗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这13年,中国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走跨越式的和平发展道路,成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嫘祖创造发明精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嫘祖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嫘祖文化是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没有炎黄文化也就没有夏商文化,由炎黄文化、夏商文化到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嫘祖文化现象在盐亭独一无二。唐宋朝廷贡品鹅溪绢、民间舞蚕龙、祭先蚕是最大的民间活动。栽桑养蚕仍然是盐亭区域特色经济。从《嫘祖史诗》中可以尝到嫘乡蚕味。


梁发章

2004年冬月


引  言

   口碑是无字的颂歌,

  文物是祖先的遗物,

  古迹是丝源的痕迹,

  民俗是历史的延续。

  今盐亭是嫘祖故里,

  留下了美丽的传说。

 


第一章

 

嫘祖始蚕

历经艰辛


  兽皮树叶遮羞寒,

  人类文明盼衣穿。

  悬想洪荒条件下,

  嫘祖始蚕有多难!


第二章

 

德配黄帝

共建中华

 

  轩辕嫘祖同并肩,

  共建中华五千年。

  立国农桑为基础,

  文明首创赞先蚕。

  

(一)

辞酋长義伯让贤

推首领王凤继任

 

義伯觉年岁已高,

乏力气再把担挑。

请来了各寨头人,

与大家共同商讨。

要辞去首长之职,

请部落另选领导。

广泛的听取意见,

都称赞王凤最好。

義伯说女儿年轻,

恐怕把部落误了。

众皆道王凤聪明,

无人能比她功劳。

最后把王凤请来,

众人将意见相告。

她虽然再三推辞,

终于是众情难了。

只能够下了决心,

替父亲勇把担挑。

让老人安度晚年,

为西陵再创新高。

云航山建立祭坛,

部落人全都来到。

義伯先祭拜天地,

与王凤再把任交。

王凤把自己主张,

在会上当众宣告。

部落里人人平等,

提倡要尊老爱少。

与邻部互相尊重,

交往须和睦友好。

凡愿意学习蚕桑,

都可以真诚相教。

丝绸等公共财物,

须满足大家需要。

应实行按需分配,

不允许多占多讨。

重大事开会协商,

决议后不许违拗。

都说得合情合理,

治西陵有规有条。

 

(二)

图发展举贤任能

选人才分工负责

 

自王凤担任酋长,

挑重担十分繁忙。

再无暇亲身纺织,

又乏力照顾爹娘。

感一人能力有限,

须分工才有力量。

经过了一番思考,

举贤能胸有主张。

数巧姑人最聪明,

管编织最为妥当。

曼姑最积极负责,

最适合主管缣纺。

马姑有组织才干,

应请他领导蚕桑。

邻部虽友好亲善,

遭袭击不能不防。

应龙最精明强干,

可请他领导武装。

见识广歧伯舅父,

常为人治病处方。

应请他发展医疗,

保部落人人安康。

为表示诚心诚意,

竞登门分别专访。

都感到盛情难却,

愿支持贡献力量。

形成了领导核心,

古西陵蒸蒸日上。

 

(三)

学炎帝推行种植

在黄甸试验农耕

 

始蚕桑普及穿衣,

但吃饭仍是难题。

平时靠渔猎采果,

要长期保存不易。

采猎时有丰有歉,

故难免时饱时饥。

炎帝已推行种植,

解决了吃饭问题。

神农架相距不远,

要取经比较容易。

派人送绸衣修好,

把种植技术学习。

能干人学成归来,

辟试验种植基地。

黄甸坝地势低坦,

土肥沃最为适宜。

即亲身领导示范,

各寨都派人实习。

因关系部落民生,

故大家非常积极。

很快便获得丰收,

出五谷人人满意。

从此便大力推广,

重农桑扎稳根基。

西陵人不愁吃穿,

即展现强大实力。

 

(四)

兴礼仪提倡婚嫁

通有无建立市场

 

古代的男女婚姻,

较随便最不稳定。

经常地出现混乱,

无规矩有乱人伦。

王凤作新的规定,

婚嫁须有凭有证。

要举行庄严婚礼,

以表示诚实守信。

婚后要尊老爱幼,

共担负家庭责任。

不允许随便离弃,

提倡要互爱互敬。

这一项重大改革,

最适应社会人心。

伴随着生产发展,

人们的生活改善。

日用品出现余缺,

要交换又不方便。

各山寨交往要地,

兴市场以省麻烦。

在邻部边境地区,

亦定点交易谈判。

这原始交易方式,

解决了当时困难。

王凤的这些措施,

广泛的受到称赞。

 

(五)

遭灾害瘟疫流行

解危难歧伯治病

 

有吃穿生活美好,

何曾料病魔来到。

一时间瘟疫流行,

染病者都发高烧。

并且还互相传染,

恰似今流行感冒。

引起了人人自危,

严重的全家病倒。

歧伯虽百般奔忙,

不可能面面俱到。

情急中想出办法,

采草药大锅煎熬。

派人力四处分送,

患病者都得治疗。

邻部落来人求助,

解人危相赠药草。

这消息一下传开,

说西陵神医出了。

讲仁义助人为乐,

不自私风格最高。

人心都倾慕西陵,

丝与药促进外交。

 

(六)

为桑果防腐保鲜

出甚液事出偶然

 

桑果是重要食品,

采迟了便落遍地。

成熟期非常集中,

保鲜成重大难题。

王凤把舅父请来,

要求他出个主意。

经过了反复思考,

保低温挖个洞穴。

又采来草药垫盖,

以延长保鲜之期。

到后来偶然发现,

见甚液滴到盆里。

取来尝香甜可口,

竞毫无霉变之气。

用罐装闭封窖藏,

获得了清凉甚液。

可算得原始美酒,

常用来祭祀天地。

邻部品西陵佳酿,

都敬佩赞叹不已。

 

(七)

王酋长广受尊敬

在西部首倡联盟

 

王凤自担任首长,

即展现领袖才能。

部落里兴利除弊,

事事都有条不紊。

在西部首创文明,

广受到邻部尊敬。

王凤见条件成熟,

即发起西部联盟。

联盟内各部平等,

以保持长期稳定。

首推出蚕桑共享,

又普遍实现农耕。

各部间互利互助,

有困难相互支撑。

资源可互通有无,

联盟内不许战争。

若遭到外来侵略,

要团结对抗敌人。

因适合共同利益,

很快即得到响应。

东与神农架接壤,

西至蜀山氏加盟。

北方达汉水流域,

南面至长江之滨。

广大的西部联盟,

引起了天下震惊。

 

(八)

王凤已名传天下

轩辕即专访西陵

 

实现了西部联合,

王凤已天下名传。

是一支强大部落,

谁能不刮目相看。

有熊氏部落兴起,

其首领即是轩辕。

曾首创舟车之利,

志远大英明强干。

嫘祖派歧伯出访,

奉丝帛以礼当先。

轩辕慕丝绸文明,

访西陵不畏艰难。

带随从亲身跋涉,

取经验翻过巴山。

王凤感贵客远来,

便率部礼仪迎见。

亲陪同视察蚕桑,

饮甚液接风庆典。

交流中志同道合,

嫘轩坡产生情感。

王凤觉轩辕英俊,

志远大非同一般。

轩辕感王凤聪慧,

有见识精明能干。

因彼此都是头领,

心底事不便明言。

两人的爱慕之情,

被歧伯已经发现。

有意地从中作合,

成就了天赐良缘。

 

注:嫘轩坡,相传嫘祖迎接轩辕黄帝曾经此地,因互相动情,两山现状呈现轩辕与嫘祖隐形雕像,因很神奇而留名。

 

(九)

青龙岭嫘轩联姻

嫘祖坪龙凤呈祥

 

歧伯把嫘轩心意,

告诉了義伯歧娘。

二老亦十分满意,

对轩辕倍加赞赏。

青龙岭摆下家宴,

面许亲又把话讲。

祝他们共同努力,

把人类文明开创。

他们也表示决心,

不幸负二老希望。

王凤赠轩辕绸衣,

轩辕赠王凤权杖。

可指挥他的部下,

重大事扶择共商。

订佳期中秋夜晚,

嫘祖坪龙凤呈祥。

经过了一番筹备,

西陵部分外风光。

联盟内都来祝贺,

八女友同作伴娘。

宴宾朋大开庆典,

共畅饮甚液琼浆。

婚礼上翩翩起舞,

点籌火群山照亮。

两巨人并肩携手,

展现出无比力量。

在胸中已下决心,

共同把伟业开创。

 

(十)

庆新婚轩辕巡幸

陪视察王凤同行

 

为庆贺嫘轩新婚,

设宴请联盟头领。

都称赞王凤义举,

促进了西部文明。

再招待各寨头人,

皆敬佩酋长功勋。

为了解西陵境况,

王凤陪轩辕巡幸。

首先到西陵古寨,

应龙练武装齐整。

再视察纺织工场,

生产是有条不紊。

又专访歧伯之乡,

药材已遍布茶亭。

各地的交易市场,

都称道交换公平。

访民间生活状况,

处处皆笑语欢声。

登上了玉龙山顶,

见群山俯伏来臣。

轩辕的心潮澎湃,

感西陵人杰地灵。

得王凤亲自辅助,

更坚定发展信心。

 

(十一)

农垦地黄甸留宿

定行营练武强兵

 

巡幸中最后一站,

农垦地黄甸宿营。

民殷实农桑俱盛,

见五谷已满仓廪。

最适宜劳武结合,

轩辕要就地驻兵。

同王凤精心商讨,

定行营坐镇开垦。

刀臂山建乾阁府,

以作为指挥中心。

亭子山率部秣马,

轩辕坝排兵演阵。

为日后定鼎中原,

准备好坚实后盾。

倚西部统一天下,

轩辕的决心已定。

 

 

(十二)

金二伯谋刺轩辕

王首长宽容大度

 

既然已嫘轩联姻,

两部落已经联盟。

最有利民族融合,

以推动社会前进。

但认识并不一致,

有误解部落兼并。

金二伯黄甸头人,

对联盟产生忌恨。

放暗箭刺杀轩辕,

终败露阴谋未逞。

多数人责他造反,

要追捕给予严惩。

王凤说认识不足,

须教育回头猛省。

二伯感嫘轩宽容,

跪谢罪自表悔恨。

仍命他做观天司,

他拥护两部联盟。

西陵部免生动乱,

保持了长期稳定。

 

(十三)

嫘轩既实现联姻

王凤便北上中原

 

实现了嫘轩联姻,

轩辕便力图发展。

以农桑兼济天下,

为人类开创新天。

夫妻俩志同道合,

图大业合力并肩。

王凤命義和留守,

马姑与巧姑共参。

蜀山氏紧密联合,

以保持西部平安。

自己同轩辕歧伯,

率武装直奔中原。

轩辕听王凤建议,

不可以轻易冒险。

先内部励精图治,

居不败稳操胜券。

下大力巩固西部,

作后盾确保支援。

为应付特殊情况,

造战车以御外患。

要实行后发制人,

先决定静观其变。

这扶择果然英明,

创造了统一条件。

 

(十四)

我们的另一祖先

蚩尤部迅猛崛起

 

我祖先蚩尤部落,

用青铜制作武器。

经演练实践证明,

在当时锐利无比。

因此便非常自信,

自认是无人能敌。

下决心入主中原,

在必得雄心不已。

矛头已直指轩辕,

妄图把天下统一。

激烈的部落大战,

形势已十分紧急。

轩辕为对付蚩尤,

也作了充分准备。

嫘祖同歧伯献谋,

首先应避其锐气。

作扶择以逸待劳,

为争取有利时机。

定方略战则必胜,

以夺取最后胜利。

 

(十五)

神农氏炎帝榆罔

求发展也图北上

 

神农氏后裔榆罔,

称炎帝颇有志向。

承祖业发展农耕,

生产出五谷杂粮。

又实行驯养野兽,

变狩猎成为家养。

民富足而不乏食,

生活好部落富强。

重生产顺应人心,

实力已蒸蒸日上。

地控今湖南湖北,

早有志号令称王。

踞中原大片土地,

要实现长期理想。

倚仗其生产优势,

求发展自有主张。

 

(十六)

轩辕与榆罔蚩尤

形成了三足鼎立

 

我们的三大祖先,

创文明首开先例。

各有其条件优势,

形成了三足鼎立。

都打算入主中原,

图发展莫定国基。

部落要形成国家,

相兼并也是常理。

终产生战争对抗,

决胜负使用武力。

是历史发展必然,

看来也无可非议。

 

(十七)

蚩尤部进逼中原

神农氏首先对阵

 

蚩尤仗武器锐利,

率部向中原进逼。

炎帝早控制中原,

定中原同样目的。

这两强既然相遇,

谁愿意主动放弃?

因此便首先对阵,

彼此都硬拼实力。

经过了激烈战斗,

炎帝被战败失利。

便派人联合轩辕,

请出兵共同对敌。

蚩尤虽首战获胜,

已消耗大量实力。

轩辕即乘势发兵,

对蚩尤猛烈攻击。

蚩尤遭战败撒退,

炎帝亦趁势追袭。

无奈才退守涿鹿,

已经是大伤元气。

到今天尚有战争,

辨是非是否正义。

关键在顺应人心,

对民生是否有利。

祖先的最大战役,

终导致华夏统一。

 

(十八)

战败后卷土重来

战涿鹿蚩尤覆灭

 

蚩尤虽退守涿鹿,

仗实力仍不服气。

整旗鼓卷上重来,

妄图要东山再起。

轩辕亦分析形势,

不可以任其喘息。

一旦他恢复无气,

仍然会构成威胁。

在逐鹿会师决战,

蚩尤放烟幕掩蔽。

指南针辨明方向,

轩辕用战车进击。

我祖先最大战役,

蚩尤部彻底失利。

轩辕获大功告成,

奠定了开国之基。

数英雄莫分成败,

论得失全凭民意。

 

(十九)

炎帝与轩辕对峙

终导致阪泉之战

 

战涿鹿轩辕胜利,

但炎帝并不服气。

说他曾首战蚩尤,

消耗其重大实力。

论胜利应该分享,

与轩辕分庭抗礼。

终导致阪泉之战,

炎帝又战败失利。

愧自己本来输理,

陷入了难为境地。

轩辕该怎对炎帝,

细思考亦难举棋。

若处理过于偏激,

则有违天下民意。

怎收拾这个局面,

则彼此都是难题。

 

(二十)

派王凤说服炎帝

建中华共助轩辕

 

轩辕纳王凤之谏,

应主动捐弃前嫌。

败蚩尤炎帝有功,

仔细想也是实言。

他已曾发展农耕,

让人民都可吃饭。

在人们心中地位,

其重要可以想见。

理应该请他参政,

共同把生产发展。

并自荐担任特使,

前去把炎帝相劝。

炎帝感王凤诚恳,

明道理大义凛然。

句句话说进心里,

亦自悔原有偏见。

即当面表示歉意,

愿去与轩辕会面。

两巨人握手言和,

共议把中华组建。

开创出炎黄文化,

五千年文明永传!

 

(二十一)

轩辕同炎帝王凤

订纲领晓谕天下

 

轩辕同炎帝王凤,

共议出施政主张:

派使者传谕天下,

赞成者权益共享。

首先是结束战乱,

部落间和平交往。

人民以衣食为本,

全面地推行农桑。

青铜与舟车之利,

也提倡大力推广。

为安居普架宫室,

要结束随处流浪。

普实行男婚女嫁,

兴礼仪建设家乡。

广修筑桥梁道路,

物易物互惠通畅。

为解除人民病苦,

重医疗普把病防。

这都合人民利益,

很快就传遍四方。

各部落纷纷拥护,

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十二)

定中原会盟万邦

建国家统一华夏

 

施德政众口齐夸,

受拥护传遍天下。

定中原万邦会盟,

都赞成建立国家。

部落归中原统管,

相互间不许征伐。

中央要号令四方,

定国号名称中华。

人们说皮肤大地,

看颜色都是黄的。

黄色是中华象征,

把轩辕尊为黄帝。

炎帝曾教民农耕,

最体现人民利益。

拥护他主管生产,

辅黄帝炎黄并立。

王凤是女中之主,

公认是万邦圣母。

始蚕桑衣被人类,

感功德尊号嫘祖。

国家便从此形成,

开创了华夏文明。

黄帝同炎帝嫘祖,

永远受后人尊敬。

 

(二十三)

把干戈化为玉帛

用蚕桑和惠万邦

 

嫘祖既首创蚕桑,

立国后更好发扬。

谁不想改善生活,

穿衣是人心向往。

因此便身体力行,

把蚕桑全面推广。

凡是有养蚕条件,

到处都宜桑则桑。

即便是不宜栽桑,

亦通过换货交往。

经过了艰苦努力,

使人人都穿衣裳。

人们都感恩戴德,

敬嫘祖母亲一样。

凡推广一处蚕桑,

胜建立一批武装。

各部落都享实惠,

谁愿与轩辕对抗。

巩固了国家统一,

最有利治国安邦。

蚕桑的历史贡献,

决不可低作估量。

 

(二十四)

大兴办畜禽饲养

普推行种植农耕

 

炎帝果不负众望,

作调研四处奔忙。

凡狩猎获得禽兽,

都不许随便杀伤。

只要非食肉动物,

都用来精心饲养。

培养出家禽家畜,

鸡鸭鹅猪马牛羊。

又坚持因地制宜,

把种植全面推广。

按气候适时播种,

普生产五谷杂粮。

不仅教种植方法,

还教民秋收冬藏。

民富足而不乏食,

再也不常闹饥荒。

无饥懂天下安定,

礼仪兴民富国强。

开创出农耕文化,

五千年共赞炎黄。

 

(二十五)

黄帝亲体察民情

为人民兴利除弊

 

黄帝既总揽全局,

即事事为民作主。

顺民意旨定农桑,

丰衣食饥冻皆无。

普教民筑室而居,

以免受风霜之苦。

兴婚嫁男女有别,

重人伦长幼有序。

讲纪律惩恶扬善,

兴礼仪循规蹈矩。

为方便互相往来,

广修筑桥梁道路。

为解决背挑之难,

用车作运输工具。

阻交通一水之隔,

独木舟往来相渡。

提倡兴日中为市,

物易物互通有无。

又提倡兴办医疗,

以解决民之病苦。

广听取人民意见,

作表率为民前驱。

最体现人民利益,

故今称人文始祖。

 

(二十六)

解民忧始创中医

疗百病术称歧黄

 

歧伯受嫘祖之托,

解民忧功德无量。

为万民治病解困,

非一人力所能当。

必须要传术教学,

组织好医疗力量。

集神农尝草经验,

整医理术称歧黄。

组建起医疗队伍,

疗百病救死扶伤。

人称是中医之祖,

泽万民人心敬仰。

后来出《黄帝内经》,

传说即当年首创。

说中医始于黄帝,

细思想情顺理当。

展示了中华特色,

五千年源远流长。

 

(二十七)

古记事多用图画

造文字首创象形

 

仓颉领造字任务,

细思考何其艰巨。

观察中触动灵感,

古记事多用绘图。

圆似日弯则似月,

摩形像绘鸟画鱼。

造出了象形文字,

解困难以应急需。

对我国文字发展,

象形是首开先路。

后来又会意形声,

接着又假借转注。

终形成方块汉字,

在世界仅有绝无。

单个字一字一义,

组成词各有用途。

使用时千变万化,

其内涵十分丰富。

论文字起源之早,

我国是世界先驱。

 

(二十八)

南巡道嫘祖逝世

遵遗嘱归葬西陵

 

广农桑国家始定,

见发展并不平衡。

当时在我国南方,

蚕丝业相对后进。

为改善当地生活,

使赶上先进水平。

嫘祖同黄帝一道,

苦跋涉又去南巡。

皆因为辛劳成疾,

不幸在南岳驾崩。

黄帝与嫘祖情重,

遵遗嘱返葬西陵。

西陵人最敬嫘祖,

感功德长跪相迎。

最伤心众家姐妹,

扶灵柩痛哭失声。

葬嫘祖青龙山首,

享香烟福佑子孙。

从此后年年祭扫,

感功德与世长存。

 

(二十九)

嫘祖已完成使命

八仙女应召归天

 

嫘祖已推广蚕桑,

完成了历史使命。

众姐妹同心协力,

亦建立显著功勋。

是一个发明群体,

该受到永远尊敬。

西陵人感恩戴德,

传出了神话奇闻。

在一个月明之夜,

闻天上鼓乐声声。

见嫘祖云端站立,

笑脸把姐妹相迎。

一霎时祥云缭绕,

八仙女舟舟飞身。

留形骸化成巨石,

八仙石至今留名。

听起来是段神话,

反映出朴素感情。

祖先把圣贤先哲,

总说是神的化身。

 

(三十)

念嫘祖辛劳辞世

传黄帝龙驭升天

 

黄帝自嫘祖去逝,

颇伤感心情不好。

终日里闷闷不乐,

亦感到年岁已高。

命高阳勤政监国,

退居在桥山养老。

突一日龙驭升天,

与嫘祖相聚去了。

儿孙悲葬其衣冠,

建黄陵千古追悼。

叹中华祖父祖母,

未能够同陵祭扫。

更因为封建肆虐,

有人把嫘祖忘了。

黄陵虽香火鼎盛,

女祖葬西部寂寥。

至今朝人心怀祖,

才兴起四处寻找。

古西陵本来存在,

故里人群情知晓。

今圣地已经查明,

建祖陵不忘功高。

 

未完待续…… 



《嫘祖颂》



习近平: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中共中央5月27日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习近平指出,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习近平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18.5万平方公里!

四部门联合印发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42个市(区、县),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重庆市和四川省全域范围,推动重庆市、四川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规划》包括八部分内容,全面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聚焦国际消费目的地建设,提出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改革高地、全国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三个建设定位。

《规划》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共享,深入发展大众旅游,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让建设成果更多惠及人民;要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区域文化和旅游领域深层次改革,推动机制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确处理生态保护、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全过程,促进绿色旅游发展;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引领旅游发展、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要坚持区域协调、合作共建,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规划》的印发实施,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探索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路径模式,为全国提供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样板;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整体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和旅游品牌。

《规划》明确,重庆市、四川省作为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责任主体,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机制的统筹指导下,共同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协调落实重大事项,把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据了解,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和综合协调,帮助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经验,推动规划落实落地。

来源: 光明网





关于打造中华母亲嫘祖故里盐亭

嫘祖文化生态文明民宿项目

倡议书

 

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中华同胞: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先民创造了著名于世的灿烂文化。中华民族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妈妈为黄帝正妃,生两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嫘祖妈妈是实现西陵内部联盟和西蜀部落联盟,并与黄帝实现部族大联盟;辅弼黄帝,联盟炎帝,东进中原,战败蚩尤,统一万邦,奠定华夏立国基础的政治家。黄帝元妃嫘祖妈妈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她是教民养蚕、丝织、制衣、推行天下,开创并推进上古文明的教育家。嫘祖妈妈生二子,她和轩辕黄帝决定,把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磨练;让能担当大任之孙颛顼继承黄帝位。表明嫘祖妈妈是识大体,不循私,义方教子,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以身垂范,为万世母师。她是恩威并用,化干戈为玉帛,平定西陵境内多次小部落叛乱的军事家。她提倡婚娶相媒,缔结对偶婚姻,进行人伦教化,体现毕生为民谋福利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被祀为中华民族“第一位和平女神”。嫘祖妈妈由人文共祖被朝廷祀为“先蚕”,民间祀为“蚕神”“丝绸之母”。由于她巡行全国教民蚕桑而逝于道上,被人们祀为“道神”“行神”“祖神”,即保佑出行平安之神,并演变为“旅游之神”——旅游者的保护神。国人敬祀嫘祖妈妈,由祖先崇拜发展为神灵崇拜,由民族共祖演进为人格神,具有两重身份,她和炎帝、黄帝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她堪称中华民族上古时代最杰出的、伟大的、唯一的大发明家女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慈善家和教育家。她也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最伟大的巾帼英雄、人民英雄、民族英雄幕后英雄。她拥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优秀品质和最光辉形象。嫘祖妈妈是空前的女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母亲。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炎黄子孙永远不能忘却的女神!

相传5000年前的农历六月初六是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成婚的日子,组建了中华民族第一个家庭,才有了炎黄子孙的一脉相承、生生不息!才有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家教家风的代代相传。“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等家喻户晓的传说都是关于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的,都是从中华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人文女祖圣地、嫘祖故里盐亭开始的。

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国新时代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此,习近平主席多次作了重要讲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中华母亲嫘祖妈妈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嫘祖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弘扬爱美和善的嫘祖精神是乡村振兴的法宝。

通过打造嫘祖文化生态文明民宿,结合“中华父母 黄帝嫘祖 和谐人生 寻根祭祖”文化旅游业,宣传弘扬中华父母黄帝嫘祖文化,引导大家寻根祭祖、认祖归宗、孝亲敬老,爱美和善,讲好家庭故事、家族故事、家乡故事和家国故事。从而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弘扬嫘祖文化,传承嫘祖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振兴民族经济,实现民族复兴是全体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中华同胞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里我们向全球发出倡议,征集对黄帝正妃——嫘祖妈妈文化感兴趣的书画艺术家,创作一批以嫘祖妈妈文化为底蕴的书画作品,用于建设嫘祖故里盐亭嫘祖文化生态文明民宿的装饰打造,让嫘祖故里盐亭嫘祖文化生态文明民宿成为艺术家走进自然写生、创作基地及作品展览基地,探索一条嫘祖文化生态文明民宿与艺术家、经营者深度融合的合作之路,彼此心手相连,面向未来,共谋发展!

我们将在嫘祖故里盐亭华夏母亲嫘祖国家纪念公园周围方圆10公里的村社和其他重点村镇帮扶进行嫘祖文化生态文明民宿项目孵化对接村镇书记,打造农房改建民宿的返乡创业新模式,结合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方式,发展嫘祖故里盐亭的全域旅游产业和农特产品,繁荣地方文旅经济发展。该项目由村书记牵头介绍本村的闲置房屋所有农户,然后择日开启签约“嫘祖文化生态文明民宿”变更合同,进行孵化创投!

欢迎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共襄盛举,共谋发展。

联系电话:

13628111686(敬老师)

18232570829(郭老师)


世界家风大会组委会

嫘祖妈妈生态文明电影剧组

华侨国际旅游学院嫘祖文化学院

绵阳市涪城区敬善堂书画工作室

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5月26日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家庭服务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的指导下,中国家庭报社主办,家庭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健康家庭 生育友好”2022年“国际家庭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活动旨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构建生育友好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日,相关领导、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家庭场景下的生育友好建设新路径,以及如何从国家、社会、家庭多个维度助力健康家庭建设,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监察专员杜希学提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时期人口工作,制定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当地党委政府工作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人口家庭工作,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积极探索配套生育支持措施,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切实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不断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健表示,随着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不断推进,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将日臻完善,满足家庭需求,解决后顾之忧,使人们“想生敢生、能生优生”。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婷表示,我国青年人仍对婚姻生育有所期待,和谐平等的婚姻和家庭生活所能提供的精神和情感价值、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助能力,才是现代社会结婚和生育对个体的最大吸引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家庭处副处长陈晨表示,目前从全国来看,部分地市和县区开办了综合托育服务机构,社区建设了托育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了托班,家庭开展了互助式托育,工作场所提供了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等。托育服务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和文化发展研究部一级调研员、研究员佘宇表示,扩大家庭育儿指导、支持等服务;统筹推进托育机构建设,扩大资源供给落实产假、陪产假政策,完善育儿假以及弹性工作等制度安排,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等都是政策体系应当努力的方向。



活动中,不同领域专家共同回应年轻群体的困惑。

北京市教育学会家长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齐大辉表示,青年人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终身伴侣,怎样经营情感生活,需要学习和成长。因此,做好婚育方面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倪子君表示,步入婚姻后低成本经营好婚姻关系,对于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非常重要。在交往过程中,如果无法避免冲突,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注重肢体语言、语调、表达内容,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沟通至关重要。

活动还以视频展播的形式分享了以江苏南通、江苏泰州、浙江湖州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出台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以加速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积极实践。

活动中,2022年中国家庭乐跑大赛启动。据悉,大赛倡导“健康家庭、全民健身、乐享生活”的理念,自2016年首次举办以来,活动参与人数越来越多,动员范围越来越广,活动主题越来越丰富,对于家医签约、婴幼儿照护、科学急救等都进行过倡导,同时始终坚持“让每个人更健康,让每个家庭更幸福”的核心理念,希望所有参赛跑者都能通过“中国家庭乐跑大赛”爱上运动、重视健康。目前,大赛的微博线上打卡活动也同步启动,可以在微博搜索“中国家庭乐跑大赛”参与话题互动打卡。

据了解,2022年“国际家庭日”主题系列活动除本次主题宣传活动,还包括微博话题互动、“育见·城市”系列视频展播等内容,以多种方式触达不同层次的人群,从多渠道、多维度、多层次视角普及优生优育理念和家庭健康知识,助力构建健康家庭建设。




【迎女神 开太平】

化干戈为玉帛 化腐朽为神奇

点亮万家灯火 缔造和谐社会

振兴乡村经济 建设美丽中国

走共同富裕路 万代好家风

中华大孝习米读书会

欢迎您

         











《祖国颂》



《祖国颂》


五千年中华文化

哺育了炎黄子孙

天地万物为一体

圣贤智慧与理想

十五亿中华儿女

创造了辉煌盛世

人类命运共同体

领袖心声与使命

我们甘愿

追寻圣贤薪火传承

我们甘愿

追随领袖众志成城

我们立志

做新时代征程无畏战士

我们誓愿

我们深爱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文脉传承》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嫘祖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九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1年10月23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家庭责任

  第三章 国家支持

  第四章 社会协同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第三条 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

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第五条 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

(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三)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并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家庭教育工作的日常事务。

县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体育、新闻出版、网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规划,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将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鼓励和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第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挥职能作用,配合同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家庭教育工作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第九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残疾人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应当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支持。

第十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依法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活动。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研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支持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培养家庭教育服务专业人才,开展家庭教育服务人员培训。

第十二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为家庭教育事业进行捐赠或者提供志愿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国家对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三条 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第二章 家庭责任

第十四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其他家庭成员应当协助和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

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

(一)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

(二)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五)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网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六)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第十七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一)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二)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三)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四)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五)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六)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七)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八)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九)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第十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在孕期和未成年人进入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幼儿园、中小学校等重要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第十九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社区密切配合,积极参加其提供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二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

第二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的,应当与被委托人、未成年人保持联系,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二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三章 国家支持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修订并及时颁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省级人民政府或者有条件的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写或者采用适合当地实际的家庭教育指导读本,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规范和评估规范。

第二十五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统筹建设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开设公益性网上家长学校和网络课程,开通服务热线,提供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鼓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确定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对辖区内社区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学校及其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进行指导,同时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公共服务产品研发。

第二十九条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应当及时向有需求的家庭提供服务。

对于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存在一定困难的家庭,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第三十条 设区的市、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措施,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建档立卡,提供生活帮扶、创业就业支持等关爱服务,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创造条件。

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服务,引导其积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加强亲情关爱。

第三十一条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

第三十二条 婚姻登记机构和收养登记机构应当通过现场咨询辅导、播放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向办理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的当事人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第三十三条 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当对本机构安排的寄养家庭、接受救助保护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第三十四条 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第三十五条 妇女联合会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社区家长学校、文明家庭建设等多种渠道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第三十六条 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可以依法设立非营利性家庭教育服务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奖励激励、购买服务等扶持措施,培育家庭教育服务机构。

教育、民政、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七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应当将家风建设纳入单位文化建设,支持职工参加相关的家庭教育服务活动。

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校园和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应当将家庭教育情况作为重要内容。

第四章 社会协同

第三十八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配合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织面向居民、村民的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第三十九条 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

第四十条 中小学校、幼儿园可以采取建立家长学校等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特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并及时联系、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加。

第四十一条 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邀请有关人员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

第四十二条 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

第四十三条 中小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应当及时制止、管教,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现未成年学生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四十四条 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科学养育指导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第四十五条 医疗保健机构在开展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等服务时,应当对有关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展科学养育知识和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宣传和指导。

第四十六条 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应当定期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宣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开发家庭教育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十七条 家庭教育服务机构应当加强自律管理,制定家庭教育服务规范,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单位,以及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有关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发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或者非法阻碍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有关单位发现被委托人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四十九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第五十条 负有家庭教育工作职责的政府部门、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主管单位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

(一)不履行家庭教育工作职责;

(二)截留、挤占、挪用或者虚报、冒领家庭教育工作经费;

(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的情形。

第五十一条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职责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分。

第五十二条 家庭教育服务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

(一)未依法办理设立手续;

(二)从事超出许可业务范围的行为或作虚假、引人误解宣传,产生不良后果;

(三)侵犯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合法权益。

第五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五条 本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文如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同时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3.基本原则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4.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二、主要内容

5.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6.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7.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三、重点任务

8.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强党史国史及相关档案编修,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完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定制度,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革命文物普查建档制度。

9.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研究制定国民语言教育大纲,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0.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作。实施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

11.滋养文艺创作。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科学编制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青少年题材等专项创作规划,提高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彰显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风范。加强对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和历史文化纪录片、动画片、出版物等的扶持。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实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动画片、纪录片和节目栏目。大力加强文艺评论,改革完善文艺评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研究评论体系,倡导中华美学精神,推动美学、美德、美文相结合。

12.融入生产生活。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延续城市文脉。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发展传统体育,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

1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加强革命文物工作,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展示爱国主义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加大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力度,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研究提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建立健全各类公共场所和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礼节、礼貌规范,推动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体现在社会规范中,与制定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相结合。弘扬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诚信文化等,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行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加强港澳台中华文化普及和交流,积极举办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以及诵读和书写中华经典等交流活动,鼓励港澳台艺术家参与国家在海外举办的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等品牌活动,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14.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推进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加强中国出版物国际推广与传播,扶持汉学家和海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通过华侨华人、文化体育名人、各方面出境人员,依托我国驻外机构、中资企业、与我友好合作机构和世界各地的中餐馆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四、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15.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格局。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要按照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6.加强政策保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注重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操作性。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统筹整合现有相关资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制定和完善惠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国家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珍贵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领域和部门合作共建机制。制定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制定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培养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中华文化代表人物。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激励表彰制度,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作出贡献、建立功勋、享有声誉的杰出海内外人士按规定授予功勋荣誉或进行表彰奖励。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和措施,用以倡导和鼓励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17.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修订文物保护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在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互联网、交通、旅游、语言文字等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内容。加大涉及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法规施行力度,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联动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各地要根据本地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现状,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18.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机构、各级文化阵地平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生产丰富多样、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质文化产品,扩大中高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充分尊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杨洪基演唱《中华母亲》


乌兰图雅演唱《中华母亲》


你是火焰 划破长夜黑暗

母爱的光芒照耀沧海桑田

你是甘泉浇灌儿女心田

春天的花朵开遍神州山川

啊 嫘祖妈妈

您是绚丽的春天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您是一只白鸽在岁月里飞翔

把和平安宁带给人间

带给人间

花开迷雾重现您的容颜

圣洁的母亲依旧风华灿烂

啊 嫘祖妈妈

您是绚丽的春天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您是一只白鸽在岁月里飞翔

把爱和希望带给人间

带给人间

啊 嫘祖妈妈

您是绚丽的春天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您是一只白鸽在岁月里飞翔

把爱和希望带给人间

带给人间


原创歌曲《嫘祖》


《和谐人生团队参加2016年酬蚕节》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批准在浙江丽水缙云仙都景区

四川绵阳盐亭嫘祖陵公园

新设2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中华父母 黄帝嫘祖 和谐人生 文化长征 寻根祭祖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专题片

《中华母亲嫘祖妈妈


嫘祖故里盐亭县嫘祖乐团

   演唱歌曲《东方圣母》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历史上悠久文明大国,我们先祖创造了著名于世界的灿烂文化。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轩辕黄帝的元妃。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嫘祖妈妈是中华民族的母亲。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有妈就有家,妈在家就安!孙中山先生曾说:天下太平靠女人,家庭兴旺靠母亲。黄帝正妃嫘祖妈妈辅佐黄帝统一天下,为国、为民、为和谐社会奋斗终生。嫘祖妈妈是我们先祖女性中的杰出代表,嫘祖妈妈是养蚕制衣的发明者,中华文明的奠基人,她辅佐黄帝,协和百族,帛化干戈、统一中原,协助黄帝,驾宫室、垫国基,确立以农桑为立国之本,首创蚕桑、衣被天下,首倡婚嫁,母仪天下,福祉万民,和炎黄二帝开辟鸿茫,告别蛮荒,功高日月,德被华夏,与炎帝、黄帝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为人文始祖。她拥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优秀品质和最光辉形象,被世人尊称为“人文女祖”、“中华圣母”、“行神”、“道神”、“祖神”、中华民族第一位“和平女神”、“蚕神”、“先蚕娘娘”和“丝绸之母”等。她堪称中华民族上古时代最杰出的、伟大的、唯一的大发明家和女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慈善家和教育家。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空前的女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母亲,是炎黄子孙永远不能忘却的女神!

“水有源,树有根”,今天,我们宣传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文化,弘扬嫘祖妈妈爱美和善精神,开发嫘祖妈妈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我们敬祭中华民族的共同母亲,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人文女祖为远古先民们求生存、求发展、谋福祉的伟大精神,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把民族母亲遗留下来的美德世世代代传下去。

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的历史连续性,创造中华文化的主体——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民族凝聚力,正是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凝聚力,交织成中华民族文明牢不可破的根文化,母亲文化,民族的各类谱谍文化。交织点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使中华文化绵延不断,爱国主义是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的重要力量,因而使我国千姓百族的同胞知道其来有自,明瞭民族文化的血脉,不忘祖恩,团结进取,共建和谐亲睦的祖国大家庭。炎黄之孙不管生活在何方,都知自己的血脉连通华夏祖国,祖根在中华,“我的中国心”、民族魂,将随祖国的富强伟大而日益增强,为作为五千年文明史古国焕发青春的民族自豪感而日益升华。

《献给中华母亲嫘祖妈妈的颂歌》

寻根西蜀   拜祖盐亭

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从炎黄二帝和嫘祖妈妈开始的,他们都是中华文明的肇造者。

典籍载嫘祖妈妈,其人有其事。先秦典籍《山海经》、《世本》、《竹书纪年》,以及《史记》、《大戴礼》、《吕氏春秋》、《蜀王本纪》、《史记·三代世表》、《帝王世纪》、《大荒西传》等均有黄帝、嫘祖妈妈与巴蜀的关系。嫘祖妈妈是黄帝元妃,历代载籍略无异同,“黄帝为其子娶蜀山氏女”,历代载记亦无歧义。记载了黄帝元妃嫘祖妈妈及其子青阳、昌意、孙颛顼在古蜀的事迹。《史记》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国内著名学者肖兵、李远国、邓少琴、蒙文通、张国光等先生在《山海经新探》中,论证《山海经》所称黄帝居“轩辕之丘”“昆仑之丘”“昆仑之墟”“为帝之下都”,其地名皆指喀喇昆仑南脉,“非岷山莫属”。又《水经注》、《路史》等皆称黄帝“初都于陈”,即“今宝鸡,故陈仓”而“非宛丘”。学者何光岳先生《西陵氏的源流与迁徙》,称西陵氏以地为氏,起源于四川岷山,后分两支迁徙他处。则“初都于陈”的宝鸡距古蜀西陵不远,故黄帝能与西陵之女嫘祖妈妈联姻。况且上古先民居无定所,流徙可达万里之遥。自古中原人在陕有三条通道,即褒斜道、金牛道、米仓道,还有甘肃的阴平道,因而蜀地与中原通道不是隔绝的。而《华阳国志·蜀志》称:“蜀之为邦,……媾姻则黄帝婚其族”,分明记载了黄帝与嫘祖妈妈联姻的事实。

2018年11月28日,四川省盐亭县嫘祖故里九旬三翁石云龙破解中国上古史三大难题。

       一、《山海经·中次七经》老子自言是他隐意著《山海经》,并言他为什么要著《山海经》,记载黄帝诞生在四川岷山,嫘祖诞生在川北盐亭。

二、四川盐亭赵蕤故里葱柏岭(今西部花都)清朝末年出土黄帝时期一块碑文,类似西安平坡刻划符号文字,记载黄帝妻雷祖的名讳,该符号早郭沫若识甲骨文两千年。


图1 四川省盐亭县出土界碑残片        

天津甲骨学者王襄搜集            

        


图2 上为西安半坡遗址刻划符号

下为四川盐亭出土界碑符号


      三、西汉初年司马相如着《世本》,记载古蜀文明史。

四、12年前盐亭县广播局报道八旬翁自建桑硅化石馆佐证嫘祖故里在盐亭

嫘祖妈妈发明野蚕家养,衣被天下,《尔雅》云:桑中蚕也,说明桑硅化石与嫘祖妈妈发明野蚕家养有密切关系。巴蜀是中国早期蚕桑绸丝的发祥地。

嫘祖故里盐亭县玉龙粮站退休职工82岁的石云龙30年来收集了500多件硅木化石,并自建了一座桑硅化石陈列馆,潜心研究嫘祖文化。现在93岁的石云龙老爷爷正在准备把他多年研究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文化的成果编辑出版。

《嫘祖圣地》碑,有力的佐证。唐玄宗“三召不应”、著《长短经》传世、为少年李白之师的思想家、韬略家赵蕤,在东关县(故城盐亭境内今金鸡镇旧县坝)有别业,常住此读书著述。乡民于开元二十年间修葺嫘轩宫,请他作了碑序。《嫘祖圣地》碑立于嫘祖山下嫘祖湖旁。碑文有“女中圣贤王凤、黄帝元妃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妈妈山,殁于衡阳道,遵嘱葬于青龙(山)之首,碑碣犹存。嫘祖生前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御制耕织图》,赞蚕丝祖神。康熙《御制耕织图》《织部·祀谢》画幅内,刻有宋朝绍兴县令楼王寿五言诗八句,“春前作蚕市,盛事传西蜀,此邦享先蚕,再拜丝满目,马革裹玉肌,能神不为辱,此事虽眇茫,解为民为福。”并涉及“蜀女化蚕”,成为“蚕女马头娘”的典故。康熙为此画题七绝诗“劳劳拜族祭神桑,喜得丝成愿已偿,自是西陵功德盛,万年衣被泽无疆”。称先蚕嫘祖妈妈为“西陵氏神”,首见于汉《淮南子》引《蚕经》;《隋书·礼乐志》记北周享先蚕,称“行西周故事”,皇后“以一太牢亲祭,进奠先蚕西陵氏神”。两诗中有“蚕市”、“西蜀”、“西陵”、“先蚕”、“蚕神”及“蜀女化蚕为马头娘”,都是古蜀所特有的事物。而享先蚕古礼历来是在帝都的先蚕坛举行,“此邦享先蚕”,则西蜀地方政权亦有享先蚕之礼。即在盐亭县城,原来也有蚕神庙、先蚕坛。民间持续举行祭先蚕,这更表明西蜀古来就是享先蚕之邦,而盐亭一个小县城也设先蚕坛祭拜嫘祖妈妈,这是罕见的。

龙泉藏丝洞,唐碑又印证。在盐亭县龙泉乡石马沟金龙山上有个“藏丝洞”,洞内石壁刻有嫘祖妈妈骑白马飞奔像,两旁刻有:“王氏蚕姑丝绢藏,先祖功德黄帝妃”的民俗对联。壁上还刻有“凤姐二月十日生”。此地距嫘祖妈妈诞生地的金鸡镇嫘祖山20公里,而所记嫘祖妈妈诞生日期与《嫘祖圣地》碑文吻合。民间故事传说嫘祖妈妈幼时名王凤,伙伴们昵称她为凤姐、凤姑、凤姑娘、嫘姑、蚕姑、丝姑等名字,有的也成地名。

世代祭先蚕,文献有记载。祭祀先蚕之礼早在西周就已开始,《月令》成书于西周,“诸候朝正于天子,受《月令》以归,而藏诸庙中;天子藏诸于明堂,每月告朔朝庙,出而行之。《续汉书·礼仪志上》记载“……皇后帅公卿诸候夫蚕,祠先蚕,礼以少牢。三国亦沿不改,依周典也。”“晋后祠先蚕”(皇后)依汉魏行事。以后如隋朝也制先蚕坛,唐代……“有事于先蚕,亲词于先蚕。”盐亭蚕业“比户机声轧轧,所产甚饶”,西陵绸、鹅溪绢成为朝廷贡品……。宋以后亦然。至今北京北海公园还有先蚕坛,这表明,祭祀先蚕是代代相承,循而未改,以先秦时代人们既知嫘祖始蚕而言,西周所祭先蚕,必然就是嫘祖妈妈。再以西周王室出自黄帝之后而论,其祭先蚕,必然也是祭祀嫘祖妈妈。南北朝也仿西周制度,其祭先蚕西陵。《绵阳文史》载:武则天诗赞嫘祖妈妈:“丝绸龟手富,见锦鹅溪绢;功比马头娘,映月水三潭。”宋·金履祥《通鉴前编·外纪》称:“西陵之女嫘祖为帝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蚕以供衣服,而无酸前之患,后世祀为先蚕。”北宋和民国时期祭祀嫘祖妈妈的祭文、疏文、嫘祖妈妈墓联、庙宇楹联、匾额、嫘祖妈妈道场规程文本《嫘祖仪》。还有清代乾隆30年(1765年)乙酉科进士岳冠华任陕西渭南知县作诗传世:“嫘祖吾乡里,青龙诞帝妃。始蚕蚕作茧,织绢绢成衣。逸史传翁妪,功勋纪赵蕤。子孙承祖烈,织绢有鹅溪。”《四川通志》卷十八《舆地志一十七》“潼川府盐亭县”下记载“蚕丝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原引注《舆地纪胜》:“山在永泰县西二十里”,又引《九域志》“梓州蚕丝山,每上春七日,远近士女多游于此,以祀蚕丝。”盐亭民俗蚕文化古盛今兴,抬蚕神出行巡城、巡郊,舞蚕龙、采桑舞、桃子龙、献红鞋、献三牲、献茧串、包面、蚕过年(正月初八)、先蚕节(二月初十嫘祖妈妈生日)、酬蚕节(九月十五)、祭蚕神庙会、烧遍香、唱大戏等祭祀民俗活动。这种民俗活动的影响及于世界,韩国汉城及各道治所城市还有先蚕坛。1993年3月韩国东亚日报报道:“已经停止了85年的先蚕节享先蚕大礼,现已恢复。”总之,嫘祖妈妈都被世代尊之为先蚕,嫘祖故里在盐亭是无疑的!

无字丰碑   历史积淀

史前时代的神话和传说,把先民的领袖人物赋予超凡的灵魂和伟力,是有其民族性的原型的,是现实的而非虚诞的。嫘祖妈妈就是诞生在盐亭的现实人物。神话和传说故事代表人类史上一个时代,它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而又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类生活及历史的发展进程。嫘祖妈妈轩辕的人文圣迹,蚕桑丝绸史迹,嫘祖妈妈文化史迹,有数十处之多。这些都是历史的积淀,加上盐亭出土的历史文物,大量文献和约定俗成的祭祀嫘祖妈妈的民俗等,足以证明了盐亭是嫘祖妈妈的故里,是丝绸的源头。

嫘祖妈妈始蚕桑,史迹今犹存。反映蚕桑丝绸的遗迹有:桑林坡、吉树坡、蚕丝山、丝姑垭、茧子山、丝源山、水丝山、丝织坪、丝姥山、西陵绸、蚕姑庙、锦机台、丝姑庙、丝姑山、王凤岩、祖家湾、三锅椿、织绢岭、抽丝台、赛丝廊、晒丝岭等。

嫘祖妈妈文化史,古迹活化石。在盐亭境内,反映嫘祖妈妈文化的遗迹有:嫘祖妈妈陵、嫘祖妈妈穴、嫘祖妈妈坪、嫘祖妈妈山、嫘祖妈妈坝、嫘轩殿、嫘祖妈妈坟、嫘轩宫、嫘祖妈妈庙、轩辕坡、嫘祖妈妈井、先蚕楼、先蚕塔、嫘宫山、嫘姑十二峰、西陵垭、西陵山、天子山、西陵寺、嫘祖妈妈印等。

出土有文物,再现远古史。在县境内出土了石斧、玉璧、石璧、古桑化石、古桑残骸、金蚕、铜蚕、陶蚕、陶蚕房、陶茧、陶蛾、陶茧箔、陶俑、陶罐、陶缫丝盆、陶缫丝架、谷父蚕母、青铜跪俑像,兽骨指挥杖化石、“王凤瓦”、嫘祖妈妈轩辕石像等数百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出土了古桑树化石和石斧。表明史前时代已宜于农桑之地,盐亭境内,自古遗有西陵山、西陵寺古地名,同时在绵阳边堆山新石器时代等遗址出土有罐、钵、豆、纺轮等陶器和斧、锛、凿、刀、矛、箭等石器,展现了远古西陵国嫘祖妈妈文明的曙光。

神奇的传说,历史的载体。嫘祖妈妈衣被天下,福泽万民,在盐亭留下了许多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神奇故事美丽传说。有嫘祖妈妈、轩辕、歧伯、仓颉、金二伯、应龙等先人的传说故事,如:彩凤投怀生嫘祖妈妈、天虫家养织丝绢、含茧化丝、蜘蛛结网、王凤采果奉双亲、四方奔走教民养蚕、蜀女化蚕马头娘、嫘祖妈妈遇旋风发明缫丝车、织绢岭午梦获渔梭、龙泉藏丝洞、紫霞坪试养家蚕、水丝山建缫丝房、吉树坡初识天虫、扎草人驱鸟护蚕、遇仙猫灭鼠、西陵宫嫘祖妈妈赠丝衣、见丝帛轩辕西行、黄帝西陵纳元妃、衣落山金二伯射黄帝、轩辕西属请岐伯等。

位于成都川西平原岷江中游新津县龙马乡宝墩村古城遗址,距今4500年,应是黄帝在四川初次建都王城。国务院公布新津县岷江边宝墩古城遗址为“成都平原史前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墩古城址位于新津县城西北5公里的龙马乡宝墩村,在城址的台地中心,有两块大石碑,三米高的石碑上,光辉耀目六个大字云:“宝墩古城遗址”,碑前方立了一块大石碑,书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新津宝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00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立。






岷江中游宝墩古城史前遗址,是黄帝时期全国最大王城。应是黄帝在蜀地的初建王城,就是《山海经》所言“帝之下都”。《炎黄汇典考古卷》记载:近年来在长江上游地区的成都平原,发现了新津县宝墩古城址,都江堰市芒城、温江县鱼凫、郫县古城和崇州双河等5座史前时期古城。这些城址大多建筑在岷江沿岸的台地上,并具有与岷江平行的特点,因此城垣布局多不很规则。由于城址都建在台地上,城内地面高于城外地面。每座城址面积在10多万至60万平方米,5座城址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以上,是龙山文化时期最大的古城遗址。其中芒城和双河两古城城墙有内外两圈。双河古城的城墙内外两圈相距约15米;而芒城古城两者相距35米左右。这种有内外两城圈的古城,若是同时起建,在古城之中甚为罕见。

城墙的建筑方式,从宝墩城址的城墙解剖分析,为平地起建,边堆土、边拍打或夯打的堆筑法,它的年代,据碳十四测定为距今4600年左右,属龙山文化黄帝时期的遗址。 

丝源再说   嫘祖妈妈始蚕

明代文学家徐道,在《历代神仙通鉴·仙真衍派》说:(黄)帝初闻西陵氏女嫘祖妈妈,聪明温顺,聘娶为妃。常来游河滨,见树上都有白团,似鸟卵,而欲掰视,中有虫女指,询之土人,云龙与马交,遗精所化,嫘祖妈妈取置于器,越日出蛾,雌雄相配,自辰亥始解,生子无数。嫘祖妈妈藏之来春,皆生小虫,采桑嫩叶饲之。桑叶渐老,其虫亦大而能食。见其攒簇,名之曰“蚕”(又曰“天虫”)。自身白有光,即不食。嫘祖妈妈以草布蚕于上,自然吐丝、作团,名之曰“茧”。摘而挪沸汤缫之,绎而为丝。法天象经书莫言之义,造机抒,织成币帛,可以衣体,至是遂为人用。复以草木之华,染化五采文章,为衣服之美,而天下不患皴瘃。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将嫘祖妈妈养蚕、育种、采桑、治丝、造机、织帛、制衣体以及染色增美等事业,都作了系统的描述,与宋朝《织部·祀谢》中的画幅内容十分吻合,使人不得不承认嫘祖妈妈是我国上古时代养蚕治丝之始祖。清代史学家吴乘权在《纲鉴易知录》中称:“西陵氏之女嫘祖妈妈……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故后世祀为先蚕。”

明代学者董斯张在《广博物志》卷十五中,引《皇图要览》云:伏羲化蚕,西陵氏始蚕。在四川新津县,至今还流传这样一首民谣:三月三日半阴阳,农妇养蚕勤采桑。蚕桑创自西陵母,穿绸勿忘养蚕娘。这位西陵圣母,便是农民们对嫘祖妈妈的尊称。

除此之外,在《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事物原始》等数十种典籍中,还有上述类似的记述。由此可见,嫘祖妈妈的确是我国养蚕治丝的创始人,是被后世尊称为“蚕神”“先蚕”“西陵圣母”的伟大人物。由于嫘祖妈妈的发明创造,从而开辟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中国是世界上蚕桑、缫丝、丝绸的原产地,素有丝国之称,如要研究丝绸的起源和发展,就离不开四川,也就是说四川是中国丝绸的源产地之一,不仅以嫘祖妈妈、蚕女等古史传说饮誉海内,而且以蜀锦、蜀绣等丝织品驰名中外,在中国丝绸文化起源和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嫘祖妈妈、蚕女等中国丝绸史上的里程碑似的人物,均与古代巴蜀有关,尤其与今四川盐亭有着密切的联系。

传世文献中对中国丝绸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禹贡》。此篇的丝绸种类有丝、织文(有花纹的丝织品,应即绮)、玄纤缟(纤细的黑白缯和白缯)、玄缍机组(黑色和浅红色的丝织品)等。而《禹贡》的记载进一步表明,早在中国文明兴起的初期,中国丝织品已经形成了许多种类多样化的发展格局。显然,中国丝绸的起源时代,还远在《禹贡》的成书年代之前。《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衣裳而天下治。孔颖达《疏》云:“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大,故云垂衣裳也。”这表明,中国丝绸的起源是在黄帝时代,《淮南子》所引的《蚕经》,对蚕桑丝绸起源于黄帝时代也有明确的记载,其文曰:《蚕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

中国丝绸起源于黄帝时代。按照古代的性别分工,即古代文献屡次述及的“男耕女织”来看,黄帝正妃西陵氏之女嫘祖妈妈“教民养蚕”、“织丝茧以供衣服”,不仅与古文献所传和考古材料所示中国蚕桑、缫丝、丝绸的起源时代正相符合,而且也同古代社会以性别为基础的历史分工是一致的,显示出嫘祖妈妈为中国蚕桑丝绸之祖的合理提供了依据。中国丝绸起源探索,嫘祖妈妈作为丝绸早期起源的代表,其地位是肯定的。中国丝绸最早传到古希腊,希腊称中国为“支那”,即希腊文“丝绸之国”的含义。

从历史、考古、人类学等有关嫘祖妈妈的文献材料和大量丝绸史迹,嫘祖妈妈文化史迹和地缘文化进行研究,从中国丝绸起源时代和背景分析,嫘祖妈妈与中国丝绸的早期起源,嫘祖妈妈时代、地理和史实,尤其是嫘祖妈妈与巴蜀蚕桑,丝绸起源的关系,巴蜀丝绸对中外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得出历史上确有嫘祖妈妈其人,嫘祖妈妈确为中国丝绸之祖,嫘祖妈妈故里西陵氏之国在今四川盐亭。

功高日月   母仪天下

大家都知道,黄帝元妃嫘祖妈妈,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历来受到人民的尊崇。许多典籍都盛赞嫘祖妈妈的伟大功绩,北宋建隆元年疏文称嫘祖妈妈:教民养蚕治丝,无须树叶蔽体;令地产桑育蚁,遂教人力回天。脱渔猎以事农耕,制衣裳而兴教化。德配黄帝,辅成怀柔统一之功;恩重元孔,垂教以农立国之本。几千年来,芸芸众生,悉赖生存,数千万泱泱民众,咸归德化。功高共日月同辉,英灵与天地共寿。

嫘祖妈妈是开创上古文明的科学发明家。她是实现西陵内部联盟和西蜀部落联盟,并与黄帝实现部族大联盟;辅弼黄帝,联盟炎帝榆网,东进中原,战败蚩尤,统一万邦,奠定华夏立国基础的政治家。她是教民养蚕、丝织、制衣、推行天下,开创并推进上古文明的教育家。嫘祖妈妈生二子,她和轩辕决定,把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磨练;让能担当大任之孙颛顼继承黄帝位。表明嫘祖妈妈是识大体,不循私,义方教子,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以身垂范,为万世母师。她是恩威并用,以攻心为上,平定西陵境内多次小部落叛乱的军事家。她提倡婚娶相媒,缔结对偶婚姻,进行人伦教化,逐步终止群婚、乱婚、抢婚等落后风俗的社会革新家。她教民蚕桑,衣被天下,悲悯民瘼,使先民免于受冻致病之苦的“民本情怀”,是上古最突出的慈善家。她以玉帛化干戈,辅弼黄帝、协和万邦、不尚杀伐、安抚战败的蚩尤部落,使之与其他部族和谐相处,繁衍生息,是民族共存共荣的和平天使。她“以劳定国”、“以死勤事”、“未尝宁居”,不坐享帝妃“第一国母”清福。终身为教导和推广蚕桑事业,奔走劳碌,老来逝世于南巡的湖南衡阳道,体现毕生为民谋福利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嫘祖妈妈由人文共祖被朝廷祀为“先蚕”,民间祀为蚕神。由于她巡行全国教民蚕桑而逝于道上,被人们祀为“道神”“行神”、“祖神”,即保佑出行平安之神,并演变为“旅游之神”——旅游者的保护神。国人敬祀嫘祖妈妈,由祖先崇拜发展为神灵崇拜,由民族共祖演进为人格神,具有二重身份,她和炎帝、黄帝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弘扬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文化有利于家庭美德的传承

 为什么中国人有世界上最稳定的家庭结构和亲情关系?是因为五千多年来世世代代母亲忍辱负重、相夫教子,为家庭、为儿女辛劳一生、奉献一生,形成了中华民族看重亲情、尊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美德。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满足经济合作的人类亲密关系的基本单位。母亲是家庭的重要维系者,嫘祖妈妈和黄帝联姻后,“兴嫁娶、尚礼仪”,禁止部族群婚、乱婚,率先倡导人伦纲常,建立了基本稳定的婚姻家庭制度和社会生活次序,在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史上建立了划时代意义的卓越功勋。

 嫘祖妈妈非常孝敬父母,传说她经常不辞辛劳外出采摘野果侍奉体弱多病的父母。同时,嫘祖妈妈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时常将儿子带到族民中间参加劳作,派到偏远艰苦的地方,磨练他们的意志,增长其才干。她以为民谋利的理念,以百折不饶的精神,以超人的胆识,以勇于创新的行动,教育她的儿子;以勤劳、智慧、仁慈、包容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儿子。正是因为嫘祖妈妈的母德代代传承和发扬光大,才有了昌意的儿子、嫘祖妈妈的孙子颛顼帝的“日月所照,莫不砥属”的伟业!才有了玄嚣的孙子、嫘祖妈妈的曾孙帝喾的“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致,莫不从夫服”的奇功!才有了嫘祖妈妈的后人尧天舜日的清明德政!才有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的历史演变!才有了炎黄子孙的一脉相承、生生不息!才有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代代相传。

 纪念、祭祀嫘祖妈妈,弘扬嫘祖妈妈文化,传承嫘祖妈妈爱美和善的精神有利于世代中国人弘扬民族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筑牢和谐社会的基础,唤醒人们的感恩之心,对于感恩母亲,重视母教、弘扬母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东西山海经,千年母子情。妈妈找儿泪花流,母在盐亭盼子归。和谐人生倡导把嫘祖妈妈升天的日子——农历九月十五“酬蚕节”定为“中华感恩节”,引导人们感恩中华母亲嫘祖妈妈为人类文明所做出的划时代意义的卓越功勋。我们应该动员全社会“崇尚母爱,崇尚母教,尊老爱幼,争做合格家庭,争做合格母亲,争做合格子女”。尤其在当下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等都应把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列为全民教育的首位。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为了响应习主席号召,2020年12月12日,和谐人生团队在中国影都北京怀柔国际生态人民电影城凤龙影视基地成功启动首届世界妈妈节暨习米读书会,助力天下一家-世界家风大会实现“天下一家亲,家和万事兴,共同富裕路,家风万代传”。

中华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人文女祖圣地,嫘祖故里盐亭。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黄帝元妃、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泽被中华,开创了世界丝绸之路,惠及全球,在中华和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篇章。

中国是世界丝绸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的丝绸文化几乎是与中国的文明同时产生的,而且又是与中国的文明同步发展的。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中国栽桑养蚕与丝织品的发明家,是中国几千年来蚕桑、丝绸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文明起源阶段推动文明发展的英雄人物,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和人文始祖。嫘祖妈妈的伟大功绩,不但塑造了她名垂史册的光辉人生,而且开启了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是振奋民族精神、振兴民族经济的强大动力。嫘祖妈妈爱美和善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传承爱美和善嫘祖精神

中华父母,黄帝嫘祖。父爱如山,母爱似海。黄帝元妃、万世母师、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子孙学习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学习嫘祖妈妈功高日月的辉煌业绩,继承嫘祖妈妈照耀人间的光辉思想,弘扬嫘祖妈妈闪闪发光的八大精神。八大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美和善的嫘祖精神,就是在扎根的中国精神。

1、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以毕生精力和高超智慧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国家社会谋发展,辅佐黄帝治理国家,开创人类历史发展新纪元,功高日月,泽被万世的爱民爱国精神。

2、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辅佐黄帝,首倡炎黄总盟,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联合、大团结、大统一,以龙图腾为初始国家标志,象征和平统一的全民族和谐共处精神。

3、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发明蚕桑制衣,改变穿兽皮着树叶的时代,推动人类社会大进步的科学发展观精神。

4、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辅佐皇帝,在全国大力拓展农桑经济,推广制衣技术,开辟丝绸商品交换,繁荣集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富民强国精神。

5、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废除群婚制,主张固定婚姻,倡导男女平等精神。

6、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万世母师,以身作则,母仪天下,爱民如子,关心人民安危冷暖的人本主义精神。

7、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坚持不懈的为民为国造福,英勇奋斗终身。辅佐黄帝开创人类文明社会新纪元,最后老逝于与南巡衡山道,视死如归的乐观主义精神。

8、学习和弘扬嫘祖妈妈为了人民福祉,国家兴旺,义方教子培养其子青阳,昌意和孙子颛顼,放在当时最艰苦的四川锻炼,其孙颛顼继承黄帝位后传之久远。嫘祖妈妈一生西出四川绵阳盐亭县,北上中原,累逝于南巡衡阳道上。

《和谐人生 寻根祭祖》


全球炎黄子孙一起过“中华父亲节”

(农历三月初三)

 



【习主席谈家风家教

千家万户都好 国家民族才能好



5000年前


农历六月初六

天下第一大婚
黄帝嫘祖龙凤呈祥喜结连理

  唐代著名韬略家赵蕤(《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也就是说,嫘祖除了创造了养蚕织绸制衣技术,而且还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创立婚姻制度和礼仪等等。这些都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相传5000年前的农历六月初六是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成婚的日子。“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等家喻户晓的传说都是关于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的,都是从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人文女祖圣地、嫘祖故里盐亭开始的。

 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国新时代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此,习近平主席多次作了重要讲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为此,我们倡导全球炎黄子孙一起过“中华婚庆节”——农历六月初六,纪念天下第一大婚——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龙凤呈祥喜结连理。同时,通过对“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的讲解,以及传统婚庆仪式的展示和体验,让人们身临其境地学习、了解中华父母黄帝嫘祖文化,引导大家寻根祭祖、认祖归宗、孝亲敬老,爱美和善,讲好家庭故事、家族故事、家乡故事和家国故事。从而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

     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我们编辑了《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

本书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0二0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说明、答问等六十多篇重要文献,分七个专题,共计一百零七段论述。其中一些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目   录

一、努力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二、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

三、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四、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五、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 

六、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 

七、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一、努力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二0一五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2015年2月17日),《人民日报》2015年2月18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

 

希望大家注重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砥砺前行。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中国人历来讲求精忠报国,革命战争年代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都体现着向上的家庭追求,体现着高尚的家国情怀。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81-282页

 

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四亿多家庭、十三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82页

 

发挥妇女独特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我说过,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做好家庭工作,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以小家庭的和谐共建大社会的和谐,形成家家幸福安康的生动局面,是党中央交给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也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重要着力点。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11月2日)

 

这几年,我反复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因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新变化。过去大家的需求主要是吃饱穿暖,现在物质条件好了,人民群众热切期盼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和精神追求,希望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老人能够得到更贴心的照料,等等。还要看到,当前城乡家庭规模日趋变小,家庭成员流动频繁,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现象日益突出。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认真研究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推进家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11月2日)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家国情怀,国家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家就没有家,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就没有家庭的美满和个人的幸福。

——在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时的谈话(2019年5月14日),《人民日报》2019年5月15日

 

要发扬优良传统,承担历史使命,把党和国家确定的奋斗目标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以民族复兴为己任,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1月24日  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6页

 

二、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

中国人一直赞美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这些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强调发挥好妇女在社会上的作用,也要强调发挥好妇女在这些方面的作用。这也十分重要,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当然,男同志在家庭中也要发挥作用,但女同志有自己的优势。男同志在家里不能当“大爷”,不能回到家里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是能做一手好饭菜的,插队时练出的基本功。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3年10月31日)

 

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朋友相会,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其乐融融,喜气洋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

——《在二0一五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2015年2月17日), 《人民日报》 2015年2月18日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80页

 

中华民族历来重真情、尚大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最温馨的情愫。万家团圆、共享天伦,走亲访友、共视美好,贯穿其中的就是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当今社会快速变化,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为生计奔走四方,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不要在遥远的距离中割断了真情,不要在日常的忙碌中遗忘了真情,不要在日夜的拼搏中忽略了真情。

——《在二0一七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2017年1月26日), 《人民日报》 2017年1月27日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94页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在二0一八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2018年2月14日), 《人民日报》 2018年2月15日

 

“正家,而天下定矣。”古时,那些于孙多贤达、功业多卓著的名门,无不与其良好家风的传承息息相关。北宋杨家兴隆三代,将帅满门,人人忠肝义胆、战功卓著。究其缘由,不由让人感叹“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之风的分量。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11月2日

 

三、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作为母亲,应该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3年10月31日)

 

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小时候都接受了这方面的严格家教,不要说剩饭,就是一粒米家长也不让浪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约粮食的内容,应该从小给孩子们灌输,弘扬勤俭节约的好风尚。要加强节约粮食工作,从餐桌抓起,从大学食堂和各个单位食堂、餐饮业抓起,从幼儿园、托儿所以各级各类学校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让节约粮食在社会蔚然成风。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3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68页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少年儿童不可能像大人那样为社会做很多事,但可以从小做起,每天都可以想一想,对祖国热爱吗?对集体热爱吗?学习努力吗?对同学们关心吗?对老师尊敬吗?在家孝敬父母吗?在社会上遵守社会公德吗?对好人好事有敬佩感吗?对坏人坏事有义愤感吗?这样多想一想,就会促进自己多做一做,日积月累,自己身上的好思想好品德就会越来越多了。听说有的同学喜欢比吃穿,比有没有车接送,比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这样就比偏了。一定不能比这些。“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要比就比谁更有志气、谁更勤奋学习、谁更热爱劳动、谁更爱锻炼身体、谁更有爱心。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83页

 

少年儿童正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得到帮助。不要嫌父母说得多,不要嫌老师管得严,不要嫌同学们管得宽,首先要想想说得管得对不对、是不是为自己好,对了就要听。有些事情没有做好,这不要紧,只要自己意识到、愿意改就是进步。自己没有意识到,父母、老师、同学指出来了,使自己意识到、愿意改也是进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30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83-184页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30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84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随时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30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84页

 

希望大家注重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说的“爱子,教之以义方”,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家长应该担负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获教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故事。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作为父母和家长,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82页

 

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教育文明风尚。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82-283页

 

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妇联要围绕这个重大课题,在家庭工作中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同全国妇联第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的讲话》(2018年11月2日)

 

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11月24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5-6页

 

四、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3年10月31日)

 

要教育广大妇女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千万不要去追求奢华享受,千万不要去追求不义之财,自觉抵制腐朽的生活方式,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追求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生活,促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3年10月31日)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要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要加强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6年5月27日), 《人民日报》 2016年5月29日

 

希望大家注重家风。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给子女的遗言,谆谆嘱托,殷殷希望, 十分感人。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83页

 

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礼记·大学》中说: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83-284页

 

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致富,勤俭持家。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一个健康向上的民族,就应该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

——《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2017年6月23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90-91页

 

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从近年查处的案件看,出问题的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要引导妇女带动家庭成员,发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11月2日)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在二0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得讲话》(2019年2月3日),《人民日报》2019年2月4日

 

五、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

我去当地委书记,宁德地委宾馆只有两个房间有窗式空调,让我住一间。我住了一个月,赶紧走,不能搞特殊化。一直到一九九二年,我在福州的家里才安了第一台窗式空调。不是我买不起,一个是电容量不够,装了以后老烧保险丝,都在居民区,我不能带这个头。再一个,大家都没有安,我也就没安。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2012年12月7日-11日)

 

对领导干部来说,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应酬,多回家吃饭。省下点时间,多读点书,多思考点问题。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我们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建社会那种“封妻荫子”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腐败之道!否则,群众是要戳脊梁骨的!

——《依纪依法严惩腐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2013年1月22日),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38页

 

尽管工作很忙,但“偷得浮生半日闲”,只要有时间,我就同家人在一起。

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也是体育爱好者,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年轻时喜欢足球和排球。

——《“治大国若烹小鲜” 》 (2013年3月19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10页

 

破格不能“出格”,不能借“破格提拔”之名行谋私之实。有的年轻干部“火箭式”起来,一直都与一些领导干部沾亲带故。瓜田李下还要讲究避嫌呢!有的人未成年就当上公务员了,而且领了多年薪水。干部群众没有意见才怪呢!干部队伍不是大车店,谁想来就来啊!这些问题一定要查处,对当事人必须作出严肃组织处理。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6月28日),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349页

 

我向大家介绍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同志,她是老将军甘祖昌同志的夫人。甘祖昌同志是江西老红军、新中国的开国将军,但他坚持回农村当农民,龚全珍同志也随甘祖昌同志一起回到农村艰苦奋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龚全珍同志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并当选了全国道德模范,出席我们今天的会议,我感到很欣慰。我向龚全珍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把艰苦奋斗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0页

 

焦裕禄同志生活简朴、勤俭办事,总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的衣、帽、鞋、袜都是拆洗多次,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好处。他亲自起草《干部十不准》,对干部廉洁自律作出具体规定。昨天,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的《干部十不准》展板前,我又仔细看一下,觉得他是真正抓规矩,非常有针对性。所以,我们的规定不要搞得花花绿绿的,措辞很漂亮,但内容空洞。《干部十不准》除了规定“一律不准送戏票”外,还规定“十排以前戏票不能光卖给机关”,就是说好票要留一些给群众。他无意间听到儿子因认识售票员看戏未买票,便教育儿子不能搞特殊“看白戏”,并立即拿出钱叫儿子到戏院补票。这样的严于律己、洁身自好,生动体现了他对从严治党的自觉。

——《在河南省兰考县成为扩大会议上得讲话》(2014年3月18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41页

 

要引导党员、干部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在河南省兰考县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42页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我国是人情社会,县级地域不大,人际关系比较紧密,亲属圈、朋友圈、同事圈等比较热络。领导干部有权,自然找的人多。面对老领导、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老部下,还有远的近的各路亲戚,如何正确对待和把握是对领导干部一个很现实的考验。

——《在河南省兰考县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44页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广大党员、干部从文山会海和接待应酬中解脱出来,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明显转变,大多数干部觉得解脱了、身心舒畅,家庭也有亲切感了。整天喝得醉醺醺的,舒服吗?同时,也有少数干部感到有些不适应了,有的快下班了还没有人邀约聚会就觉得心里有些空荡荡的,甚至发出了“为官不易”的感叹,甚至还有人说“官不聊生”了。看来,减少应酬要进一步提倡,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要进一步提倡。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46页

 

做领导工作本来就是“苦差事”,很多时候要“五加二”、“白加黑”,想舒舒服服的就不要当领导干部。即便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有品位。领导干部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久为功,庸俗的东西就近不了身。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3月18日),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46页

 

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0月29日)

 

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月12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4页

 

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016年1月12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65页

 

最近,我反复强调家风问题。大家仔细看一看“家”和“冢”这两个字,它们很像,区别就在于那个“点”摆在什么位置。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周总理就讲过领导干部要过好亲属关的问题,强调不要造出一批少爷,不然对后代不好交代。大量腐败案例表明,很多人什么关都能过,生死关也能过,但亲情关过不去,最后栽在了这个问题上。对家里那点事,要多操点心,多听听各方面反映,有了问题要敢抓敢管,再难也要硬起头皮来管,一要管住,二要管好。

——《在中央军委“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节选)》(2016年1月27日)

 

中央政治局委员应当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觉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如实向党中央报告个人重要事项,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

——《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2016年10月24日),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17页

 

我们中央委员会的同志,必须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必须坚决捍卫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决听从党中央号令、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带头遵法学法守法用法,必须持之以恒反对“四风”,必须坚决同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作斗争,必须注重家风建设、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必须诚恳接受各方面监督。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016年10月27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466页

 

朱德同志当年写诗赞扬我们党领导的解放区“只见公仆不见官”,他自己就是人民公仆的典范。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给亲人的家书中说:“我虽老,已五十二岁,身体尚健,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苦之人无妨多来。”远在四川老家的母亲八十多岁,生活非常困苦,他不得不向自己的老同学写信求援,他在信中说:“我数十年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两百元中币。”战功赫赫的八路军总司令清贫如此、清廉如此,让人肃然起敬!

——《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11月29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10页

 

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都应该明史知理,不能颠倒了公私、混淆了是非、模糊了义利、放纵了亲情,要带头树好廉洁自律的“风向标”,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要勤于检视心灵、洗涤灵魂,校准价值坐标,坚守理想信念。要增强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构筑起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7年12月25日、26日), 《人民日报》 2017年12月27日

 

周恩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给他们订立了“十条家规”,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周恩来同志谆谆教导晚辈,要否定封建的亲属关系,要有自信力和自信心,要不靠关系自奋起,做人生之路的开拓者。他特别叮嘱晚辈,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同他的关系,都不许扛总理亲属的牌子,不要炫耀自己,以谋私利。周恩来同志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连自己的骨灰也不让保留,撒进祖国的江海大地。“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

——《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3月1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18-19页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2018年3月10日), 《人民日报》 2018年3月11日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

——《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97 页

 

家乡的一些亲戚看到他当了国家主席,跑到北京找他办事,刘少奇同志严肃告诉他们: “不错,我是国家主席,硬着头皮给你们办这些事,也不是办不成。可是不行啊!我是国家主席不假,但我是共产党员,不能随便行使自己的职权。”他回家乡农村调查时,有时睡在养猪场饲养员用过的铺了稻草的木板床上,有时睡在县委会议室的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上,有时睡在大队部用两条长凳架着的门板上。他教育子女不能搞特殊化、不能脱离群众,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不请客、不迎送,不准向地方提任何要求和接受任何礼物。他还对子女说: “爸爸是人民的儿子。你们也一定要做人民的好儿女。永远跟着党,永远为人民。”这些平凡小事体现了一名真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本色。

——《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11月23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15-16页

 

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心底无私,正确维护党中央权威,对来自中央领导同志家属、子女、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的违规干预、捞取好处等行为,对自称同中央领导同志有特殊关系的人提出的要求,不准擅自办理,必须坚决抵制并立即向党中央报告。古语说: “不为爱亲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亲。”意思是不因为自己的亲人而危害国家,所以说国家比亲人还要亲。中央领导同志、中央委员要带头反对特权,严格家风家教,为全党作出表率。我这里说一句,凡是社会上有人打着我的旗号求你们办事的,就凭这一条,首先就要让他们办不成!谁给他们办了,就是陷我于不仁不义之地!我不仅不会感谢你,而且一定会追究责任!

——《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1月11日)

 

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亲属子女坚决听党话、跟党走。

——《带头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2019年7月9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01页

 

要抓好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风教育,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自律和他律、信任和监督、职权和特权、感情和原则的关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得讲话》(2019年7月9日),《求实》杂志2019年第21期

 

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修身律己,慎终如始,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要带头廉洁治家,带头反对特权。

——《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20年12月24日、25日),《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6日

 

六、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

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而且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谋私利,决不搞特权,以实际行动给全军作出表率。

——《加强军委班子自身建设》 (2012年11月15日)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4页

 

那时定的是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不限于中央政治局,范围很大,而且说文件发至县团级党委,逐步口头传达到党内外全体国家干部和有关工作人员,还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认真组织讨论。那时,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人人都在执行定下来的规定。我在军委办公厅工作, 自己家里也受到这些规定的影响,觉得很受触动。现在的情况与那时不能类比,但这种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精神,我们仍然要有,不能松懈。所以,我们制定这个规定,以身作则提出要求,方向是对的,既符合我们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要求,也符合群众对我们的期盼。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

 

邓小平同志接着讲: “为什么群众对我们还有那么多意见?这确实同我们脱离群众,特别是同高级干部脱离群众有直接关系", “有些高级干部不仅自己搞特殊化,而且影响到自己的亲属和子女,把他们都带坏了”。邓小平同志还说: "实行《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会带来很多好处,首先官僚主义自然而然会减少一些”, 中央下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是知道要得罪人的。会有少数人思想不通,我们就先得罪这少数人。一般来讲,大家原则上都会赞成", “一接触到每一个人的具体事情就可能有些不通了。要想通这个问题。不但自己要自觉遵守这个规定,而且要做好自己的亲属和子女的工作,做好有关人员的工作”。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很多事要回顾,看看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特别是遇到同样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温故而知新嘛。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 (2012年12月4日)

 

规定制定出来后,大家都要学习贯彻,特别是领导干部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学习贯彻。有些事情往往是身边工作人员提要求,把它作为一种待遇、一种权利来提要求,好像不那么搞就交代不过去了,弄得大家无所适从。管好身边工作人员,这也是一条,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条。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既要严于律己,努力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又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决不允许以权谋私,决不允许搞特权。从严治官,就从高级领导干部抓起,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从中央军委、各总部做起,从在座的领导干部做起,带头遵纪守法,不搞特权。我在这里特别强调,今后凡是打着我的亲朋好友旗号来找你们办事的,做法就两条,一是坚决让他办不成,二是及时报告。让他办不成我会表扬你,让他办成了只能说你办了一件坏事,办了一件给我抹黑的事。

——《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 (2012年12月26日)

 

在去年底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我就严肃讲过,今后凡是打着我的亲朋好友旗号来找你们办事的,做法就两条,一是坚决让他办不成,二是及时报告。让他办不成,我会表扬你;让他办成了,只能说你办了一件坏事,办了一件给我抹黑的事。我这样说绝不是摆摆姿态的,而且一直是这么做的。现在,我重申这个态度,希望大家也这样做。我们是共产党人,决不能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

——《在中央军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节选) 》(2013年7月8日)

 

位高不能擅权,权重不能谋私。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遵守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待遇等方面的规定。要教育家属、子女不搞特殊化,不打着我们的旗号收受好处,乱说话,乱办事。再一个就是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问题,看不好身边人,将来可能就会被拖累,造成很大的影响。要按规定解决身边人员的职务和待遇问题,不能搞特殊。

——《深化军委和全军作风建设》 (2013年7月8日)

 

领导干部出问题,很多都与亲属和身边人有关联。有的是亲属配合做的,有的是被亲属拉着做的。所以说,严是爱,宽是害,铸成大错就后悔莫及了。有人说,《西游记》是政治小说,孙悟空本事大,大闹天宫,但一路上的妖魔鬼怪很多,他都奈何不得,还要跑到天上请神仙帮忙,一打听全有来历,都是神仙身边的,没管好出逃了,偷了神仙的几件法器,下到一方为怪。现在有些现象不就是这样吗?各种关系,真的假的掺杂在一起,也骗了不少人,所以一定要管好。

——《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2013年7月11日、12日)

 

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我经常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要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要求他们守德、守纪、守法。

——《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48页

 

从严峻性看,近年来,腐败现象趋于严重化,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不断发生,这比“独狼式”腐败危害要大得多。有的地方和系统案件频发,往往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处一个案件牵出一窝人。有的以腐败官员为轴心,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敛财。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月13日)

 

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正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93页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定,不准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社会中介服务等活动,在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外商独资企业或者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级职务;不准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异地工商注册登记后,到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活动。而现实呢?违反这些规定的相当普遍。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5年2月2日)

 

最近,上海市委针对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少数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经商办企业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规范的意见,在从严管理干部方面先行一步。这个问题,是群众诟病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导致腐败现象的最大原因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查处的腐败案件,其中很多都存在通过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等经商办企业,制造寻租空间、进行利益输送、贪赃枉法等问题,搞“一家两制”。这边当领导干部,那边亲属们在经商办企业,就是没有利益输送,老百姓观感也很不好。瓜田李下,还是要避嫌。我一直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对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等经商办企业,党纪国法都有明确规定,问题是没有落实好。对领导干部,要求就是要严一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2015年3月5日)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健康的家庭生活,可以滋养身心,激励领导干部专心致志工作。反过来,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一言一行,又直接影响着家庭其他成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的家风家貌。群众看领导干部,往往要看领导干部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往往从这里来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奉公,进而从这里来看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中央政治局同志的家庭,国内外关注度很高,甚至有人专门收集这方面情报,时不时来一点“爆料”。同时,官做大了,近的远的亲戚都可能找上门来。能不能过好亲情关特别是家属子女关,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现实的考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那些搞违纪违法的人,本想着福星高照,结果家破人亡。

——《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5年12月28日、29日)

 

同志们在发言中都对教育管理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情况作了报告,襟怀坦白,今后要坚持下去。我们要坚持从党性原则出发,从维护中央政治局形象出发,对亲属子女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引导他们力戒特权思想和享乐思想,不行不义之举,不谋不义之财。对他们身上的错误言行,要不回避、不护短,及时提醒,坚决纠正,帮助他们明辨是非,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蚀。我们是共产党人,决不能搞“封妻荫子”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些封建社会的糟粕。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念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毛主席如此,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也如此,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官当大了,别人不好管,要自警自律。关于中央领导同志的待遇保障,包括住房、秘书、警卫、公务接待、休假等,有专门规定,同志们要严格按规定执行,也要教育和督促身边工作人员严格按规定执行。身边工作人员违规为领导服务,可能出发点是让领导高兴,让领导亲属高兴,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谨慎,越不能迁就身边工作人员超出规定对我们进行服务。

在这方面,我是很注意的,也算是谨小慎微,遇事三思而后行,做事情总要想想有没有触犯哪条规矩。我常常想,受全党同志信任,我担任了党的总书记,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带头按党章办事,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带头管好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有的远亲我也不熟悉,但他们打着我的旗号在外面谋取利益,只要知道了就坚决制止,违反了就要求当地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2015年12月28日、29日)

 

很多同志讲,最难管的是亲属,有的是防不胜防,有的是自己不掌握情况。领导干部亲属在一些企业里工作,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符合法律和纪律规定的都是允许的。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进一步规范的问题,现在正在搞试点,上海推进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的工作,搞得很好。试点取得经验之后,要扩大试点。在企业工作可以,但不能利用领导干部的影响,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给了某些帮助,去搞权钱交易,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首先要把握住。我在这里跟大家语重心长嘱咐,要操这点心,家里那点事有时不经意可能溜过去了,要留留神,防微杜渐,不要护犊子。干部子弟也要遵纪守法,不要以为是干部子弟就谁都奈何不了了,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处理,两且要从严处理,做给老百姓看。哪有动不了的人?!

——《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2015年12月28日、29日)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家风问题。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古人说: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2016年1月12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65页

 

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84页

 

同志们在发言中都对教育管理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情况作了报告。军委的同志要给全军做出榜样,做到“心无妄思,足无妄走,人无妄交,物无妄受”。在这方面,我对自己要求是很谨慎的。我反复讲,有的人打着我的旗号到处找人办事甚至骗钱骗官,发现了这样的人,不论是谁,都要及时报告、严肃处理。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按规矩办事,如果什么事都看来头,考虑所谓“背景”,明明知道违规还一路绿灯,我们定的规矩还有谁信?我再次重申,凡是打着我的旗号办事的,决不允许搞什么“特事特办”,如果办了就是给我抹黑,就要受到严肃追究和查处。

——《在中央军委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节选) 》(2017年2月4日)

 

人都有三亲六故,但我们是共产党人,不能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古人讲,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如果连家人都管不好,甚至后院起火,还怎么抓工作、带部队?严是爱、松是害,大家要严格要求亲友,过好家庭关、亲情关。对身边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教育管理,坚决防止打旗号、乱办事的情况发生。

——《在中央军委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节选)》(2017年2月4日)

 

党的十八大一闭幕,我就在第一时间告诫大家:“我们不仅要管好自己,而且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谋私利,决不搞特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反“四风”反腐败,锲而不舍抓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都是在同特权现象作斗争。《准则》对反对特权作了详细规定,大家要逐条研究,对照检查,全面落实。领导干部不仅自己不要搞特权,而且要同形形色色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从身边人管起,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017年2月13日)

 

自觉接受监督,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责任。在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我讲了领导干部要慎独慎微的问题,大家要努力做到“暗室不欺”。元代的《景行录》中说:“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意思是坐在密室中如置身大街上,驾驭小小的心如驾驭六匹马,就可以免除过错。我军高级干部务必过好家庭关、亲情关,坚决不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我再次重申,凡是打着我的旗号办事的,决不允许搞什么“特事特办”,如果办了就是给我抹黑,就要受到严肃追究和查处。在座各位都是我军高级将领,遇到类似问题也应自律,不允许亲友“走后门”,这也是我对大家的要求。

——《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 (2017年2月20日)

 

我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各级领导干部,要严防在自己身上出现“裙带腐败”、“衙内腐败”。在查处的违纪违法干部身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裙带腐败”、“衙内腐败”体现得淋漓尽致,老子为官不正带坏了配偶子女,配偶子女不端最终把老子拉下水。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等亲属一定要严格教育、严格约束。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亲属不少是在金融机构、国有企业、资源能源单位等工作的,要教育督促他们遵纪守法、尽心尽责工作,决不能通过这些岗位为他人疏通关节甚至捞取私利。

——《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1月13日)

 

要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加强各方面监督。领导干部要加强自我约束力,坚决反对特权思想,教育管理好配偶和亲属。

——《在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2020年1月19日-21日),《人民日报》2020年1月22日

 

七、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2013年5月4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52-53页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党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老师、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责任。

——《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的讲话》(2013年5月29日), 《人民日报》2013年5月31日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 (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0页

 

妇联要搞一些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如评选模范人物、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模范家庭的典型等,通过树立典型,引导全社会见贤思齐。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3年10月31日)

 

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人民有信仰, 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33页

 

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学校要担负主体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家长要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尊敬老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学习教育,同时要培育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各相关单位特别是宣传、文化、科技、体育机构要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提高提供条件。

——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2016年9月9日),《人民日报》2016年9月10日

 

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遵法守法。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67-168页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负起领导责任,切实把家庭文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各方面要满腔热情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家庭,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风尚。

——《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84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7年10月18 日),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1-12页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2页

 

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93页

 

现在,农村一些地方不良风气盛行,天价彩礼让人“娶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人“还不起”。些地方农村出现了“因婚致贫”现象,儿子结婚成家了,父母亲成为贫困户了。乡村是要有人情味,但不能背人情债,要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要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旗帜鲜明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要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约束村民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的行为,引导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

——《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94-295页

 

我们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用我们四亿多家庭、十三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在二0一八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2018年2月14日), 《人民日报》 2018年2月15日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谁都不是旁观者,谁都不能置身事外。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全社会都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80页

 

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现在,校外活动场所不足,教育载体缺乏,有效活动少,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出现“断档”“脱节”现象,没有形成育人全链条。要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运动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设施的建设力度,免费向学生开发。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80页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新时代的家庭观,引导妇女既要爱小家,也要爱国家,带领家庭成员共同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体现共建共享的家庭追求,在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爱、下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等方面发挥优势、担起责任。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11月2日)

 

要帮助妇女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做对社会有责任、对家庭有贡献的新时代女性。男性也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同妻子分担养老育幼等家庭责任,共担家务劳动。

——《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讲话》(2018年11月2日)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国爱家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在二0一九年春季团拜会上得讲话》(2019年2月3日),《人民日报》2019年2月4日

 

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相关,要注重家校合作。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89页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在这次抗疫斗争中,十四亿中国人民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意识、自律观念、奉献精神、友爱情怀,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一定能够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筑牢中华儿女团结奋进、一往无前的思想基础。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8日), 《求是》杂志2020年第20期

 

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0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2020年12月30日

 

家庭是人们开启幸福生活、放飞人生梦想的起点,也是社会和谐、国家发展的基点。《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深刻把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丰富内涵和目标任务,进而推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家庭建设是个人幸福、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注重家庭”是家庭建设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家庭家教家风时,把“注重家庭”放在“三个注重”之首,并鲜明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家庭建设的优良传统,清晰指明了新时代推进家庭建设的重大意义与实践要求。

家庭是个人幸福生活的港湾。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无论人们身处何方、境况如何,其内心始终为亲情所牵、为家庭所绊,家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无可动摇。新的技术、观念、生活方式的出现也许会冲击和改变未来人们的家庭结构和家庭生活模式,但并不会动摇由血缘纽带和亲情关系所维持的家庭存在的本质。同时,还应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我国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家庭成员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现象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热切期盼高质量的家庭生活和精神追求。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给新时代家庭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在家庭建设实践中,我们要树立新的家庭观念,顺应时代潮流变化,深化文明家庭创建,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建设更高质量的家庭生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是社会制度的产物,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家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且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后来又产生了其他更多的新的社会关系。更多的社会关系生成后,家庭就成为了个人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每个人都从家庭走向社会进而开启社会化进程。家庭的演进历程告诉我们,家庭的和睦、幸福、文明都与社会休戚与共。只有家庭这个基本细胞健康有活力,社会这个有机体在结构上才能平衡,在运行上才能顺畅,在发展上才能持续。

家庭是国家的根基。“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良传统,主张以己推人、由近及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逐渐演进为“民胞物与”的精神自觉与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提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种将个人发展的需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的道德自觉,成为了“家国天下”的重要思想基础。在新时代,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由此可见,在家与国的辩证统一关系上,家是构成国的基本因子,国是维护家的可靠屏障;家庭建设不仅是家庭幸福的根本保障,也是国家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深厚基础。

二、家庭教育是推进以德树人、全面育人的首要阵地

家庭教育是家庭精神内核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可见,家庭在个体进行“社会人”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问题上,起到了基础性甚至决定性作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教育发端于家庭之中,家庭教育承担着启蒙养正、明理成人的重担。父母则是挑起这一重担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至今流传着“爱子之道在于教,教子之道在于严。严,斯成也”的古训,流传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家庭教育的典故,流传着《三字经》《弟子规》等有关家庭教育的国学著作。从现代教育分工来看,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三个方面。学校教育重在知识传授,社会教育重在面向成人劳动者,而家庭教育则是人最初智慧启蒙和文化开蒙的第一场所,并纵贯人的一生,持续不断地起作用。在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子女的示范教育,父母的价值观、人生态度、生活习惯等为子女判断是非、分辨对错提供了重要参照,并在子女的整个人生中都将起到重要影响作用。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子女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关系着孩子的前途和未来。

家庭教育是品德教育的首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教育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对人的一生发挥着独特而必要的基石性作用,奠定了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雏形。青少年时期不仅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能让他们在人生“拔节孕穗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同时,家庭教育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有相通之处,通过家庭的培育和践行,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生活化、常态化,更容易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发自内心遵守的行为规范。

家庭教育是传承红色家风的重要途径。红色家风是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培育的家庭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我们党一贯重视家庭教育,并十分注重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引导家人亲属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新时代家庭教育能够在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方面发挥立德立言立行的功效:立德就是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把对党忠诚的大德内化于心,父母通过实际行动为家庭成员作出榜样示范,教育引导子女自觉做党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传人;立言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子女向革命前辈学习,做到不该讲的坚决不讲,该讲的大大方方地亮剑发声,要讲的就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立行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子女向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学习,像他们一样行得正走得直、干得实干得好。

三、家风建设是完善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托

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庭文化风格。好的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却会败坏社会风气,贻害无穷。家风诞生于家庭,却不局限于家庭,其形成和发展必须始终与社会风潮相适应,又潜移默化塑造着党风,影响着国家治理。

家风是影响社会风气的重要源头。积小流而成江河,积家风而成社风。家风问题,是社会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家风正不正,不仅关系家族荣辱兴衰、家庭幸福与否,还直接关系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良好家风的培育,不仅能熏陶自身及家庭成员的思想、行为方式,还能带动他人养成良好品质,从而使文明的社会风尚源远流长。反之,家风不正,很容易造成老人赡养无着、子女教育缺失、亲人情感淡漠等家庭问题,还会对社会风尚、社会文明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可见,重视家风培育,就是疏浚社会风气的源头,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打基础。只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安定;只有家庭幸福,社会才会祥和;只有家庭文明,社会才会和谐。

家风是塑造党风的重要切口。党员干部的家风影响党风,特别是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其家风家教不仅关系一身之进退、一家之荣辱,而且关系一个地方、一个领域、一个单位的党风,是当地政治生态的晴雨表。恶劣家风的形成,往往是领导干部失德失矩,个人言行不仅不能对子女、亲属产生道德规劝与行为约束作用,甚至还会默许、纵容、放任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或影响力从事违法乱纪行为。长此以往,错位扭曲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就会在家庭、家族成员之间蔓延传播,导致家庭生态恶化,极易对党内政治生态产生侵蚀与污染。综观已查处的大案要案,很多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往往有“家族腐败”因素。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迫切需要把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作为重要切入口,从源头上正家风促党风,以良好家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家风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措。家庭是国家的最小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对于国家治理来说,家庭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点。只有把家庭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才能将每一个个体纳入国家治理的大格局中。在新时代,推动家庭治理更好地融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中,从而实现宏观上的国家治理与微观上的家庭治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作者分别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教授,研究三处副处长】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本期从学习笔记、家风故事、专题感悟三个角度谈学习体会——

 

【学习笔记】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1115日至20201228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说明、答问等60多篇重要文献,分7个专题,共计107段论述。这些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充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为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摘编》7个专题分别从重要基点、历史传统、品德教育、家风建设、领导干部家风、家庭文明新风尚等角度,深刻阐明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实践要求。其中,努力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4个专题收录的文章从7篇到11篇不等;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3个专题均收录了20余篇论述。

《摘编》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很多观点具有独创性。第一、三专题重点论述了家风的重要性,强调要自觉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第四专题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家风和社会风气的关系,指出妇女在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强调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第五、六专题用大量篇幅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提出要求,强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第七专题重点说明了只有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一个人的家庭梦才能实现,才能梦想成真,强调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家风是百年党史中恒久的话题,我们党一步步发展壮大,优良家风在传承中光大。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汲取党史中优良家风这一红色养分,赓续革命前辈的好家风好传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王杰)


【家风故事】传承历史上优良家风的基本品格

《摘编》多次强调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家风,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忠报国、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等予以高度肯定。《摘编》提及的家风故事,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家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与时代同频共振。家风是不同时代社会道德规范和核心价值观的缩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发展性。《摘编》指出,封建时代以来,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都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历史上林则徐的家风家教注重立德,林氏一门4人为相,3000人成为进士,皇帝亲自主持殿试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无林不开榜,开榜必有林成为佳话。进入近现代,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人将传统与时代精神结合,形成了优良的红色家风。又如,延安五老之一徐特立,在给子女的家书中写道:你们如果需要我党录用,那么需要比他人更耐苦更努力,以表示是共产主义者的亲属。他教育女儿勿以父亲为庇荫,独立生活、追求进步,彰显了共产党人坚持原则、严肃家风的坦然风骨。

向榜样看齐。家风作为一套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往往具有权威性、榜样性。《摘编》指出,北宋杨家兴隆三代,将帅满门,人人忠肝义胆、战功卓著。究其缘由,不由让人感叹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之家风的分量。公元979年杨业降宋戍守边疆,后挥师北上征讨辽国遇辽军主力,敌我军力悬殊,最终全军覆没,战死沙场;杨延昭在激烈的朔州攻城战中被乱箭射穿胳膊,后因旧疾发作卒于任上;杨文广一生戎马,征伐不断,到1074年死于边疆,杨家三代守卫边疆近百年。

纵观《摘编》,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正确看待和处理家与国、家与人、家与社会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 姜秀花)


【专题感悟】过好亲情关的至关重要

习近平同志担任领导干部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据不完全统计,《摘编》第六专题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25段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中央军委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场合,至少在4段论述中明确要求凡是打着我的亲朋好友旗号来找你们办事的,做法就两条,一是坚决让他办不成,二是及时报告。让他办不成,我会表扬你;让他办成了,只能说你办了一件坏事,办了一件给我抹黑的事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中管干部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违纪涉及家属、亲属的近百分之六十,一半以上属于利用职务上的影响和便利为亲属谋取利益。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察秋毫、洞若观火。《摘编》指出,从严峻性看,近年来,腐败现象趋于严重化,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不断发生,这比独狼式腐败危害要大得多。有的地方和系统案件频发,往往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处一个案件牵出一窝人。有的以腐败官员为轴心,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敛财。

《摘编》指出,有人说,《西游记》是政治小说,孙悟空本事大,大闹天宫,但一路上的妖魔鬼怪很多他奈何不得,还要跑到天上请神仙帮忙,一打听全有来历,都是神仙身边的,没管好出逃了。” 《摘编》意味深长地强调,现在有些现象不就是这样吗?各种关系,真的假的掺杂在一起,也骗了不少人,所以一定要管好。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中,全国人大原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自我反思: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所以家里面接连出了大问题,老伴收取红包礼金数额都很大,儿子也是违纪违法胆大妄为,经济上出了问题。秦光荣出身农家,一步步成长为主政一方的正省部级干部。本应用手中权力更好地为百姓造福,但他却背离初心,忘记根本,最终落得父子齐立案、全家被调查。从夫妻联手父子上阵再到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敛财,一桩桩腐败案件的背后,无不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对亲属子女管教的缺位和家风的不正。

《摘编》指出:老子为官不正带坏了配偶子女,配偶子女不端最终把老子拉下水。” 《摘编》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古人说: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莫用三爷,废职亡家”“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这些谆谆教导,借古鉴今,振聋发聩。(李晓阳 曹雅丽)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1年第9期)



5000年前


农历六月初六

天下第一大婚
黄帝嫘祖龙凤呈祥喜结连理

  唐代著名韬略家赵蕤(《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也就是说,嫘祖除了创造了养蚕织绸制衣技术,而且还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创立婚姻制度和礼仪等等。这些都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相传5000年前的农历六月初六是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成婚的日子。“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等家喻户晓的传说都是关于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的,都是从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人文女祖圣地、嫘祖故里盐亭开始的。

水有源,树有根,龙有头,人有祖。中华父母,黄帝嫘祖。父爱如山,母爱似海。文明泽华夏,丝绸连世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家,于是有了家风、家规、家训,有了风气的传递,文明的绵延。嫘祖贤德,于是贤德融于血缘基因,但贤德亦是风尚,是代代相传的训规,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没有她,就没有华夏文明的传承。她确实跟天下的母亲一样,平凡而伟大,但也跟天下母亲不一样,因为她是天下炎黄子孙共同的母亲。在这个中国和全球多灾多难的2020年,我们更应该深刻反思自己,正本清源,追根溯源,认祖归宗,感恩中华母亲嫘祖给我们留下宝贵的中华文明瑰宝。嫘祖妈妈当年为了协和百族,帛化干戈,传播丝绸文明和服饰文明,南巡中累死在湖南衡阳道。传承嫘祖文化、弘扬嫘祖精神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神圣使命。连续五年,嫘祖故里盐亭“酬蚕节祭祖仪式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嫘祖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把农历九月十五设立为中华感恩节,引导全球炎黄子孙共祭中华母亲先蚕嫘祖,才能真正激发人们的感恩之心。

 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国新时代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对此,习近平主席多次作了重要讲话。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为此,我们倡导全球炎黄子孙一起过“中华婚庆节”——农历六月初六,纪念天下第一大婚——轩辕黄帝和嫘祖妈妈龙凤呈祥喜结连理。同时,通过对“千里姻缘一线牵、洞房花烛夜、龙凤呈祥”的讲解,以及传统婚庆仪式的展示和体验,让人们身临其境地学习、了解中华父母黄帝嫘祖文化,引导大家寻根祭祖、认祖归宗、孝亲敬老,爱美和善,讲好家庭故事、家族故事、家乡故事和家国故事。从而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农历六月初六

全球炎黄子孙一起过


“中华婚庆节


和谐人生 嫘祖书院

中华母亲嫘祖网

祝全球炎黄子孙 嫘祖儿女

身体健康 阖家幸福 

夫妻和谐 子孝孙贤



中华父母黄帝嫘祖颂歌大连唱

《黄帝颂》    《嫘祖颂》   《中华母亲》

《梦中的妈妈《母亲》《妈妈我想您》

《父亲》 《盐亭根 故乡魂》 《绵商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产业发展

第三章 人才支撑

第四章 文化繁荣

第五章 生态保护

第六章 组织建设

第七章 城乡融合

第八章 扶持措施

第九章 监督检查

第十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第四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五)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

第五条 国家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

第六条 国家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七条 国家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第八条 国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完善粮食加工、流通、储备体系,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完善粮食加工、储存、运输标准,提高粮食加工出品率和利用率,推动节粮减损。

第九条 国家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第十条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乡村振兴促进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乡村振兴促进工作。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乡村振兴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支持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方面参与乡村振兴促进相关活动。

对在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产业发展

第十二条 国家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增强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发展活力,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支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第十三条 国家采取措施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国家实行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分品种明确保障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

第十四条 国家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并保护高标准农田。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和农用地科学安全利用,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第十五条 国家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种质资源库建设,支持育种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研究,实施农作物和畜禽等良种培育、育种关键技术攻关,鼓励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优良品种推广,建立并实施种业国家安全审查机制,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六条 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主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机制,强化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平台,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研发,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生物种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绿色农业投入品等领域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农业农村创新驱动发展。

国家健全农业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成果产权保护制度,保障对农业科技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激发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

第十七条 国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企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科研机构、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等创新推广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八条 国家鼓励农业机械生产研发和推广应用,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设施农业、林草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的装备水平,推动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促进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

国家鼓励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综合服务,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支持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手工业、绿色建材、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和乡村物流、电子商务等乡村产业的发展;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促进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支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农村创业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的建设;统筹农产品生产地、集散地、销售地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鼓励企业获得国际通行的农产品认证,增强乡村产业竞争力。

发展乡村产业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政策、环境保护的要求。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扶持政策,加强指导服务,支持农民、返乡入乡人员在乡村创业创新,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鼓励支持农民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为本集体成员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保障成员从集体经营收入中获得收益分配的权利。

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以多种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国有农(林、牧、渔)场规划建设,推进国有农(林、牧、渔)场现代农业发展,鼓励国有农(林、牧、渔)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鼓励供销合作社加强与农民利益联结,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发挥其为农服务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第三章 人才支撑

第二十四条 国家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创业指导等服务,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促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统筹,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加大乡村教师培养力度,采取公费师范教育等方式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对长期在乡村任教的教师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待,保障和改善乡村教师待遇,提高乡村教师学历水平、整体素质和乡村教育现代化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乡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支持县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参加培训、进修,建立县乡村上下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对在乡村工作的医疗卫生人员实行优惠待遇,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村工作,支持医师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开办乡村诊所、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法律服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文化骨干力量。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指导、支持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涉农相关专业,加大农村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城市人才向乡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鼓励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建设的激励机制,搭建社会工作和乡村建设志愿服务平台,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为返乡入乡人员和各类人才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服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关的福利待遇。



第四章 文化繁荣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丰富农民文化体育生活,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发挥村规民约积极作用,普及科学知识,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提倡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促进男女平等,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文明乡村。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完善乡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和服务运行机制,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节日民俗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视听网络和书籍报刊,拓展乡村文化服务渠道,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农业农村农民题材文艺创作,鼓励制作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和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开展保护状况监测和评估,采取措施防御和减轻火灾、洪水、地震等灾害。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坚持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有计划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文化展示区、文化产业特色村落,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体育产业,推动乡村地区传统工艺振兴,积极推动智慧广电乡村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第五章 生态保护

第三十四条 国家健全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绿化美化乡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第三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采用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推动种养结合、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优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保护修复,开展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第三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村级组织、企业、农民等各方面参与的共建共管共享机制,综合整治农村水系,因地制宜推广卫生厕所和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加强乡村无障碍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三十八条 国家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农村低收入群体安全住房保障机制。建设农村住房应当避让灾害易发区域,符合抗震、防洪等基本安全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服务,强化新建农村住房规划管控,严格禁止违法占用耕地建房;鼓励农村住房设计体现地域、民族和乡土特色,鼓励农村住房建设采用新型建造技术和绿色建材,引导农民建设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宜居住房。

第三十九条 国家对农业投入品实行严格管理,对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兽药采取禁用限用措施。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得使用国家禁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超剂量、超范围使用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

第四十条 国家实行耕地养护、修复、休耕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的时间和区域,并可以根据地下水超采情况,划定禁止、限制开采地下水区域。

禁止违法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产业、企业向农村转移。禁止违法将城镇垃圾、工业固体废物、未经达标处理的城镇污水等向农业农村转移。禁止向农用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禁止将有毒有害废物用作肥料或者用于造田和土地复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进废旧农膜和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严格控制河流湖库、近岸海域投饵网箱养殖。



第六章 组织建设

第四十一条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乡镇人民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

第四十二条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规定发挥全面领导作用。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应当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村民自治,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应当接受村民监督。

第四十三条 国家建立健全农业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使用、管理机制,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农业农村工作干部队伍,采取措施提高农业农村工作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落实农村基层干部相关待遇保障,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工作干部队伍。

第四十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科学设置乡镇机构,加强乡村干部培训,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第四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导和支持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健全村民委员会民主决策机制和村务公开制度,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

第四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依法管理集体资产、合理开发集体资源、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独立运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健全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建设,支持、规范和引导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发挥基层群团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团结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鼓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村民委员会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人民调解工作,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第四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农村警务工作,推动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应急广播、食品、药品、交通、消防等安全管理责任。



第七章 城乡融合

第五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整体筹划城镇和乡村发展,科学有序统筹安排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优化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布局,逐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第五十一条 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优化本行政区域内乡村发展布局,按照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和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安排村庄布局,依法编制村庄规划,分类有序推进村庄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管护城乡道路以及垃圾污水处理、供水供电供气、物流、客运、信息通信、广播电视、消防、防灾减灾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保障乡村发展能源需求,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

第五十三条 国家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向农村倾斜,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国家健全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完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综合信息平台,培育服务机构和服务类社会组织,完善服务运行机制,促进公共服务与自我服务有效衔接,增强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第五十四条 国家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支持乡村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

国家支持农民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鼓励具备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和农业产业化从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

国家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水平,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支持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第五十五条 国家推动形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民自愿有序进城落户,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推进取得居住证的农民及其随迁家属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到乡村发展与农民利益联结型项目,鼓励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但不得破坏乡村生态环境,不得损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第五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在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健全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全面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障权益。



第八章 扶持措施

第五十八条 国家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优先保障用于乡村振兴的财政投入,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发行政府债券,用于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和乡村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五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帮扶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国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力度。

第六十条 国家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则,构建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第六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整完善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现代种业提升、农村供水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和管护、农村教育、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支出,以及与农业农村直接相关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以工代赈工程建设等。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相关专项资金、基金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对乡村振兴的支持。

国家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优化乡村营商环境,鼓励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乡村。

第六十三条 国家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依法完善乡村资产抵押担保权能,改进、加强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财政出资设立的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应当主要为从事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经营主体服务。

第六十四条 国家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多渠道推动涉农企业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促进涉农企业利用多种方式融资;丰富农产品期货品种,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分散功能。

第六十五条 国家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机制,促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将更多资源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信贷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和业务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对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规模,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服务。

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当主要为本地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当年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用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建立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支持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依法开展互助合作保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保费补贴等措施,支持保险机构适当增加保险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第六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法采取措施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完善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保障机制,满足乡村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和农民住宅用地合理需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乡村产业用地,建设用地指标应当向乡村发展倾斜,县域内新增耕地指标应当优先用于折抵乡村产业发展所需建设用地指标,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

经国土空间规划确定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并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所有权人可以依法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优先用于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和乡村产业。



第九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八条 国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对下级人民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六十九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第七十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

第七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定期对下一级人民政府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第七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农业农村、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农业农村投入优先保障机制落实情况、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等实施监督。

第七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违反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的,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七十四条 本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党中央认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做好2022年“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一)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不断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大力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深度节水控水,通过提升用水效率、发展旱作农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积极应对小麦晚播等不利影响,加强冬春田间管理,促进弱苗转壮。

  (二)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开展盐碱地种植大豆示范。支持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改造提升低产林。

  (三)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提升渔业发展质量。稳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大力推进北方设施蔬菜、南菜北运基地建设,提高蔬菜应急保供能力。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探索开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开展天然橡胶老旧胶园更新改造试点。

  (四)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2022年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创新粮食产销区合作机制。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五)统筹做好重要农产品调控。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分类分品种加强调控和应急保障。深化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从严惩治系统性腐败。加强智能粮库建设,促进人防技防相结合,强化粮食库存动态监管。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做好化肥等农资生产储备调运,促进保供稳价。坚持节约优先,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反对食物浪费。

  二、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六)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建立补充耕地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程监管机制,确保补充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实现补充耕地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改进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落实工商资本流转农村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

  (七)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统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研究制定增加农田灌溉面积的规划。实施重点水源和重大引调水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力度,在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地区规划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优先将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积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分类改造盐碱地,推动由主要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支持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启动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

  (八)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强化精准鉴定评价。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实行“揭榜挂帅”、“部省联动”等制度,开展长周期研发项目试点。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开展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试点。贯彻落实种子法,实行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九)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研发制造并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予以长期稳定支持。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优化补贴兑付方式。完善农机性能评价机制,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重点支持粮食烘干、履带式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菜籽收获等农机,推广大型复合智能农机。推动新生产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

  (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施。集中建设育苗工厂化设施。鼓励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设施。推动水肥一体化、饲喂自动化、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研发应用。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发展设施农业。

  (十一)有效防范应对农业重大灾害。加大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和投入力度。修复水毁灾损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沟渠疏浚以及水库、泵站建设和管护。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增强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属地责任,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实行定责定岗定人,确保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动植物重大疫病防控责有人负、活有人干、事有人管。做好人兽共患病源头防控。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做好普查监测、入境检疫、国内防控,对已传入并造成严重危害的,要“一种一策”精准治理、有效灭除。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

  三、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十二)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认定时间。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强化监测帮扶责任落实,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继续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

  (十三)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逐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重点支持帮扶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在有条件的脱贫地区发展光伏产业。压实就业帮扶责任,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做好省内转移就业工作。延续支持帮扶车间发展优惠政策。发挥以工代赈作用,具备条件的可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实行动态管理。逐步调整优化生态护林员政策。

  (十四)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支持力度。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发展项目。编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做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选派,实行产业技术顾问制度,有计划开展教育、医疗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建立健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监测评价机制。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信贷资金投入和保险保障力度。完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加大安置区产业培育力度,开展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落实搬迁群众户籍管理、合法权益保障、社会融入等工作举措,提升安置社区治理水平。

  (十五)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细化落实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开展政策效果评估。拓展东西部协作工作领域,深化区县、村企、学校、医院等结对帮扶。在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框架下,继续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持续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创建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和产地示范区,发挥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作用。

  四、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

  (十六)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支持农业大县聚焦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继续支持创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将符合要求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纳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学学农劳动实践基地范围。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

  (十七)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加强县域基层创新,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加快完善县城产业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

  (十八)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实施“快递进村”工程,鼓励发展“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推进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支持大型流通企业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整县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合作联营、成网配套。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

  (十九)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发挥大中城市就业带动作用。实施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鼓励发展共享用工、多渠道灵活就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培育发展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大力开展适合农民工就业的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合理引导灵活就业农民工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十)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回收,支持秸秆综合利用。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情况评价。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加强天然林保护修复、草原休养生息。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支持牧区发展和牧民增收,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研发应用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巩固长江禁渔成果,强化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加强常态化执法监管。强化水生生物养护,规范增殖放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出台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

  五、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

  (二十一)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立足村庄现有基础开展乡村建设,不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防范村级债务风险。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科学确定村庄分类,加快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严格规范村庄撤并。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健全传统村落监测评估、警示退出、撤并事前审查等机制。保护特色民族村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推动村庄小型建设项目简易审批,规范项目管理,提高资金绩效。总结推广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群众参与乡村建设项目的有效做法。明晰乡村建设项目产权,以县域为单位组织编制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

  (二十二)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推广水冲卫生厕所,统筹做好供水保障和污水处理;不具备条件的可建设卫生旱厕。巩固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治理人口集中村庄,不适宜集中处理的推进小型化生态化治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加强村庄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推进就地利用处理。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

  (二十三)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扎实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造,配套完善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深入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实施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完善农村房屋建设标准规范。加强对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治。

  (二十四)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五)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注重机构行政区域覆盖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实施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多渠道加快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办好特殊教育。扎实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医保按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实现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推动农村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信息化建设,强化智能监控全覆盖,加强医疗保障基金监管。落实对特殊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分类资助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提供村卫生室运行经费补助,分类落实村医养老保障、医保等社会保障待遇。提升县级敬老院失能照护能力和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水平,鼓励在有条件的村庄开展日间照料、老年食堂等服务。加强乡镇便民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农民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关爱联系制度,经常探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完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网络。

  六、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

  (二十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乡镇、村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用。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深入开展市县巡察,强化基层监督,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推广村级组织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等清单制,规范村级组织机构牌子和证明事项,推行村级基础信息统计“一张表”制度,减轻村级组织负担。

  (二十七)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对象化分众化宣传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探索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完善全国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和殡葬习俗改革,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二十八)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创建一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枫桥式人民法庭”。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村霸”。防范黑恶势力、家族宗族势力等对农村基层政权的侵蚀和影响。依法严厉打击农村黄赌毒和侵害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构建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强农村宗教工作力量。统筹推进应急管理与乡村治理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建设,指导做好人员紧急转移避险工作。开展农村交通、消防、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责任。健全农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体系,严格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措施。

  七、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二十九)扩大乡村振兴投入。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加强考核监督,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支持地方政府发行政府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公益性项目。提高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储备质量。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监督。

  (三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完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统计制度,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加强农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三十一)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启动“神农英才”计划,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落实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对县以下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职称评聘“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工作,对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完善耕读教育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鼓励地方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

  (三十二)抓好农村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服务体系,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农垦国有农用地使用权管理制度。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制定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

  八、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三十三)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开展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鼓励地方对考核排名靠前的市县给予适当激励,对考核排名靠后、履职不力的进行约谈。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借鉴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鼓励地方党委和政府开展现场观摩、交流学习等务实管用活动。开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总结评估。加强集中换届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分管“三农”工作的领导干部培训。

  (三十四)建强党的农村工作机构。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三农”工作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一体承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议事协调职责。推进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协调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重点任务分工落实机制,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责。

  (三十五)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采取先创建后认定方式,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按规定建立乡村振兴表彰激励制度。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新华网)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共同富裕,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促,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文化引领、产业带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人才、资金、项目、消费下乡,促进创意、设计、音乐、美术、动漫、科技等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增强乡村审美韵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鼓励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建立有效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政府引导、扶持和服务职能,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以重点产业项目为载体,促进资源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区域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提升规划水平、设计品质、建设标准,防止盲目投入和低水平、同质化建设,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保护好村落传统风貌,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汇聚和培育一批积极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企业、机构和人才,推动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建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落,推出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范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二、重点领域

(一)创意设计赋能。引导创意设计企业、平台、工作室及设计师向乡村拓展业务、落地经营,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提供创意设计服务。鼓励创意设计、规划建筑、园林景观等单位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鼓励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结合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为乡村建设提供创意设计支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加强农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农产品文化附加值。鼓励发展特色农业,挖掘特色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文化内涵。

(二)演出产业赋能。依托演出企业、演出团体、艺术院校等机构,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帮助和指导乡村开发演出项目,培养乡村文艺演出队伍,发展提升乡村舞蹈、戏剧、曲艺、游艺、杂技等业态。鼓励依托乡村传统演出团体及其骨干人员,积极开发武术、舞龙、舞狮、锣鼓等特色民俗表演项目。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旅游演出项目。

(三)音乐产业赋能。鼓励音乐工作者、音乐企业、音乐院校、音乐类行业组织等深入乡村采风、展演和对接帮扶,加强对乡村传统音乐的创编、提升,创作一批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音乐作品。加强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和活化利用。提升乐器制造业专业化、品牌化水平,推动乐器生产向乐器文化拓展,鼓励发展音乐培训、互动体验等复合型业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音乐节、音乐会、音乐园区(基地)等特色项目,打造音乐主题特色文化乡村。

(四)美术产业赋能。发挥美术工作者引领带动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托乡土文化传统,突出地方特色,发展壮大、巩固提升美术产业。鼓励各级美术院校、画院、美术馆在具备条件的乡村设立写生创作和展示基地,支持打造乡村摄影基地,提升乡村地区美术产业专业化水平。加大人才培训和扶持力度,把引进外来人才和培养本地人才结合起来,提升农民画师、雕塑师等人才的创作水平。加强乡村美学普及和教育,提升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让欣赏美、追求美、塑造美成为乡村文明新风尚。推动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鼓励兴办特色书店、剧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创馆。

(五)手工艺赋能。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参与乡村手工艺创作生产,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促进合理利用,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纺染织绣、金属锻造、传统建筑营造等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手工艺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鼓励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品牌合作,提升经济附加值。充分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提升手工艺发展水平,推动手工艺创意产品开发。

(六)数字文化赋能。鼓励数字文化企业发挥平台和技术优势,创作传播展现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数字文化产品,规划开发线下沉浸式体验项目,带动乡村文化传播、展示和消费。充分运用动漫、游戏、数字艺术、知识服务、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等产业形态,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独具当地特色的主题形象,带动地域宣传推广、文创产品开发、农产品品牌形象塑造。推广社交电商、直播卖货等销售模式,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

(七)其他文化产业赋能。鼓励各地结合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培育打造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突出、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文化业态。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传承弘扬茶、中医药、美食等特色文化,开发适合大众康养、休闲、体验的文化和旅游产品。推进特色文化制造业发展,积极开发传统文化节日用品、特色文化产品。鼓励各地发掘乡村传统节庆、赛事和农事节气,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晚”、“乡村文化周”、“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节庆会展活动。研究推动优秀农业文化展示区建设,鼓励和支持文化工作者深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深化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引入艺术机构,以市场化方式运营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艺术节展。

(八)文旅融合赋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创意设计、演出、节庆会展等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实施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计划行动,设计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性和互动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支持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场所,弘扬优秀农耕文化。鼓励各地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充分开发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游、体验游等产品和线路。全面推进“创意下乡”,有效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水平和市场价值。

三、政策举措

(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各地培育和引进骨干文化企业,扶持乡村小微文化企业和工作室、个体创作者等发展,鼓励其他行业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投资乡村文化产业。推广“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鼓励各类农民合作社、协作体和产业联盟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建立完善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企业库。支持积极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制定政策举措,建立有效机制,引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企业家、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开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带动文化下乡、资本下乡、产业下乡。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实施文化和旅游创客行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支持文化和旅游从业者、相关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乡土人才等创新创业。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产业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领头作用,挖掘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鼓励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研究机构在乡村设立文化和旅游类实习实践实训基地。

(三)加强项目建设和金融支持。按照自愿申报、动态管理、重点扶持的原则,遴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促进项目落地实施。国家开发银行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信贷政策并遵循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对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提供包括长周期、低成本资金在内的综合性优质金融服务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创新产品,通过上门签约、灵活担保、主动让利等多种方式,为乡村文化和旅游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投资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针对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的保险业务。

(四)统筹规划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历史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限制林区耕地湿地等占用和过度开发,加强自然环境、传统格局、建筑风貌等方面管控,注重生态优先、有序开发,合理规划布局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空间。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探索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机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作用,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文化和旅游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在完善审批程序、严格用途管理的前提下,加大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相关重点设施、项目的用地支持。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再利用的方式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文化和旅游项目中,属于永久性设施建设用地的,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改变原用地用途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结合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的业态特点,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新方式,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手续。在村庄建设边界外,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时,除依法应当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的土地外,可将建设用地批准和规划许可手续合并办理,核发规划许可证书,并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探索支持企业和个人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渠道,以出让、出租等方式使用集体建设用地从事文化和旅游经营活动。鼓励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经营实行长期租赁或先租后让。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民俗体验、文化创意等业态。

四、组织实施

地方各级文化和旅游、教育、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各级机构要按照本意见要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协同,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扎实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在东西部协作工作框架下,引导文化和旅游企业到西部地区开展投资合作,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遴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市、区),充分发挥县域统筹规划、资源配置作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加大在国际舞台宣传力度,对外讲好中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故事。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文化产业特色乡镇、特色村落建设。鼓励文化和旅游领域智库、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及各类公益组织、公益基金等积极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做好协调、推进、总结、评估等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乡村振兴局 国家开发银行

2022年3月21日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政策解读

 

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乡村振兴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指出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并提出要有计划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文化展示区、文化产业特色村落,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体育产业,推动乡村地区传统工艺振兴,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并提出要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是对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意见》旨在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围绕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制定企业、人才、项目、用地等方面政策举措,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多重功能价值和综合带动作用,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二、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要把握好哪些原则?

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中必须要把握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文化引领、产业带动。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是根本,产业是载体。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统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深化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推动文化产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二是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农民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主体。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切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要建立有效机制,调动企业、社会组织、高等学校、文化工作者等各方力量广泛参与。

三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部门要制定政策、营造环境,发挥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引导扶持作用,但绝不能大包大揽。要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促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以重点产业项目为载体,促进资源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以产业“活水”变输血为造血。

四是科学规划、特色发展。当前在乡村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现象,有的地方盲目大拆大建、破坏传统风貌,有的地方机械化照搬、低水平复制城市模式,这些都不可取。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提升相关项目规划水平、设计品质、建设标准,防止盲目投入和低水平、同质化建设,避免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保护好村落传统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推动乡村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三、《意见》将通过哪些重点领域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相关部门,综合考虑现阶段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禀赋,将主要从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美术产业、手工艺、数字文化、其他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等八个重点领域赋能乡村振兴。

一是创意设计赋能。提出引导创意设计企业、平台、工作室及设计师向乡村拓展业务、落地经营,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类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等提供创意设计服务,提升乡村经济附加值,带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二是演出产业赋能。提出要依托各类演出机构,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开发乡村演出项目、培养乡村演出队伍,发展提升乡村舞蹈、戏剧、曲艺、游艺、杂技等业态。

三是音乐产业赋能。提出鼓励音乐工作者和各类音乐组织参与对乡村传统音乐的创编、提升,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地区发展乐器制造、音乐培训、互动体验等复合型业态,以及音乐节音乐会、音乐园区(基地)等特色项目。

四是美术产业赋能。提出发挥美术工作者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乡村地区美术产业专业化水平,提升农民画师、雕塑师等人才的创作水平,加强乡村美学普及和教育,推动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规划建设。

五是手工艺赋能。提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纺染织绣、金属锻造、传统建筑营造等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六是数字文化赋能。提出鼓励数字文化企业发挥优势,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作传播展现乡村特色文化、民间技艺、乡土风貌、田园风光、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数字文化产品,规划开发相关体验项目,带动乡村文化传播展示消费、地域品牌形象塑造、特色农产品销售。

七是其他文化产业赋能。提出鼓励各地结合文化资源禀赋,培育打造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突出、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文化业态。具体包括推动乡村茶、中医药、美食等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特色文化制造业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节庆会展活动,推动优秀农业文化展示区建设,运营具有乡土特色的艺术节展等。

八是文旅融合赋能。提出推动相关文化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在具体举措上,提出实施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行动,培育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依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发展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游、体验游,支持有条件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场所,全面推进“创意下乡”,等等。

四、《意见》如何建立汇聚各方人才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研究提出一系列汇聚乡村文化人才的工作举措。

一是充分发挥院校和研究机构作用。《意见》提出鼓励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结合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为乡村建设提供创意设计支持,鼓励音乐院校、美术院校等艺术类院校深入乡村参与相关领域对接帮扶工作,鼓励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研究机构在乡村设立文化和旅游类实习实践实训基地。

二是充分调动各类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意见》对引导和鼓励创意设计、演出、音乐、美术、手工艺、数字文化等领域人才深入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作出大量具体安排。

三是鼓励各地探索建立有效人才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制定政策引导企业家、文化工作者、科普工作者、退休人员、文化志愿者等投身乡村文化建设。在实践中,部分地方通过探索实施“乡创特派员”“农村职业经理人”“首席运营官”等制度,吸引和聚集社会人才投入乡村建设,带动科技、信息、创意、市场、金融等资源进入乡村。《意见》提出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就是为了充分引入外部人才和资源,支持和参与在地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广泛开展创新创业,与乡村发展形成双轮驱动、良性互动。

四是培育乡村本土文化人才队伍。《意见》注重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提出把引进外来人才和培养本地人才结合起来,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产业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领头作用,挖掘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五、《意见》在统筹规划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加强用地保障上有哪些政策举措?

《意见》从五个方面强化统筹规划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相关重点设施、项目的用地保障。

一是强调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意见》指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统筹规划发展与资源保护,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统筹考虑土地利用、历史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合理规划和布局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空间。严格耕地保护,强调文化和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严禁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坚持生态优先,强调要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条件下开发利用,严禁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严格限制林地、湿地、耕地等自然碳汇的占用和过度开发。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强调要注重对自然环境、传统格局、建筑风貌等方面的保护和管控,注重文化挖掘和传承,保护好村庄特色风貌。

二是加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用地保障。《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文化和旅游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在完善审批程序、严格用途管理的前提下,加大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相关重点设施、项目的用地支持。同时,着力优化用地布局,鼓励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再利用的方式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

三是依法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用地进行分类管理。针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用地类型多样的特点,《意见》提出对文化和旅游业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文化和旅游项目中永久性设施建设涉及的用地,依法按建设用地管理;对属于自然景观用地及农牧渔业种植、养殖用地的,不改变原用地用途的,不征收(收回)、不转用。既不改变土地权利性质,也不改变土地用地用途,有利于减少建设项目用地转用征收规模与成本负担,又确保当地群众不因文化和旅游项目的建设而离土失地,可以共同参与经营、分享项目收益。

四是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新方式。依据相关政策规定,支持结合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特点,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新方式,并提出优化了建设用地批准和规划许可手续合并办理的要求。此前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规定,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发展休闲观光旅游而必须的配套设施建设,可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国土空间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等约束条件、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的前提下,在村庄建设边界外安排少量建设用地,实行比例和面积控制,并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和供地手续。

五是推动科学合理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意见》提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探索支持企业和个人通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渠道,以出让、出租等方式使用集体建设用地从事文化和旅游经营活动,并在用地供应方式上鼓励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经营实行长期租赁或先租后让。同时,针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用地规模小、布局分散的特点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明确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民俗体验、文化创意等业态。该项政策有助于农民利用住宅开展住宿、餐饮、民宿体验等接待活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吸引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解决部分地区“空心村”问题。

六、《意见》在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项目落地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产业项目是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扶持和服务职能,制定有效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推动具体项目的落地实施。

一是注重发挥重点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按照自愿申报、动态管理、重点扶持的原则,遴选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促进项目落地实施。

二是注重开发性金融服务保障。国家开发银行将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信贷政策并遵循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对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提供包括长周期、低成本资金在内的综合性优质金融服务支持。

三是鼓励各地创新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鼓励各地金融机构根据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的特点,因地制宜、创新产品,通过上门签约、灵活担保、主动让利等多种方式提供信贷支持。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针对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的保险业务。引导各类投资机构投资乡村文化和旅游项目。

七、为贯彻落实好《意见》,下一步有哪些具体安排?

为推动《意见》落实落地,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形成部门合力。地方各级文化和旅游、教育、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部门和国家开发银行各级机构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部门协同,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扎实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

二是建立有效机制。推动建立有效的乡村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汇聚各方人才和力量的有效机制,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吸引文化产业人才、资金、项目、消费下乡,促进资源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三是加强区域协调联动。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在东西部协作工作框架下,引导文化和旅游企业到西部地区开展投资合作,助力西部地区乡村振兴。

四是推动各地开展政策试点。遴选一批有基础、有意愿、有能力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县(市、区)开展试点,充分发挥县域统筹规划、资源配置作用,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示范。

五是讲好中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故事。加大国际国内宣传力度,在国际性平台、全国性重要展会中设置“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展区,展示各部门、各地区、各领域好的工作实践成果。

 (来源/文旅之声)



中华父母 黄帝嫘祖

父爱如山 母爱似海
和谐人生 文化长征

天涯海角 思念母亲

 期盼祖国 早日统一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有妈就有家,妈在家就安!孙中山先生曾说:天下太平靠女人,家庭兴旺靠母亲。中华文明五千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文化标识。黄帝正妃嫘祖妈妈辅佐黄帝统一天下,为国、为民、为和谐社会奋斗终生。她为中华民族传承发展作出了丰功伟绩:首创蚕桑、衣被天下、协和百族、帛化干戈、驾宫室、垫国基。她拥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优秀品质和最光辉形象,被世人尊称为“人文女祖、“中华圣母”、“行神”、“道神”、“祖神”、中华民族第一位“和平女神”、“蚕神”、“先蚕娘娘”和“丝绸之母”等她堪称中华民族上古时代最杰出的、伟大的、唯一的大发明家和女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慈善家和教育家。嫘祖妈妈是空前的女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母亲。中华母亲嫘祖妈妈是炎黄子孙永远不能忘却的女神!


 中华母亲嫘祖妈妈
永远不能忘却的女神
                    
                   《嫘祖颂》

                           林琼珊


是谁?让荒野披上了美丽的绿装?
是谁?无怨无悔无私授艺裁制新衣裳?
是谁?首创婚嫁谱写人类新华章?
是谁?心怀慈爱让天下百姓缔结炎黄?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啊!是嫘祖,“先蚕”圣母,华夏的母亲。
是你,无私传授人类植桑养蚕抽丝制衣裳;
是你,开辟野蛮,开启文明的新纪元;
是你,心怀大爱,让天下一统炎黄。
你功盖五帝,辉同日月,
五千年过去了,可华夏儿女怎会把你忘!

看,华夏的启明星闪现,
盐亭嫘祖陵金碧辉煌,欢声笑语鼓声喧;
酬蚕节里,载歌载舞声贯云天;
五湖四海,诗词曲赋吟咏不断。
历史的长河汩汩向前,
流淌着你的坦坦荡荡和无私奉献!
中华儿女啊,永远把你传承颂扬! 
      
杨洪基演唱《中华母亲》


乌兰图雅演唱《中华母亲》


你是火焰你是火焰 划破长夜黑暗
母爱的光芒照耀沧海桑田
你是甘泉浇灌儿女心田
春天的花朵开遍神州山川
啊 嫘祖妈妈
您是绚丽的春天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您是一只白鸽在岁月里飞翔
把和平安宁带给人间
带给人间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拨开迷雾重现您的容颜
圣洁的母亲依旧风华灿烂
啊 嫘祖妈妈
您是绚丽的春天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您是一只白鸽在岁月里飞翔
把爱和希望带给人间
带给人间
啊 嫘祖妈妈
您是绚丽的春天
您用春蚕吐丝编织着美丽和温暖
您是一只白鸽在岁月里飞翔
把爱和希望带给人间
带给人间



2017年4月30日和谐人生嫘祖书院挂牌成立于中华母亲嫘祖故里——中国(绵阳)科技城游仙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纲领,传承中华嫘祖母亲文化,发扬华夏民族精神。以讲好家庭、家族、家乡和家国故事为指导,弘扬“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的丝路文化和一带一路文化,凝聚中国力量,缔造和谐人生。嫘祖书院于4月30日上午9:00挂牌,下午19:30天空出现彩虹献瑞!


        

          2017.5.6日下午13:00—15:00嫘祖书院上空再次出现奇观。

        嫘祖书院聚焦盐亭县“华夏母亲之都 世界丝绸之源 人文女祖圣地 嫘祖故里盐亭”文化名片,开展以嫘祖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交流、研讨、宣传弘扬,集中海内外嫘祖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教育引导人们学习中华母亲嫘祖的高贵品质:勤劳善良,以身垂范;勇于创新,百折不挠;大爱无私,宽厚仁爱;为民谋利,甘于奉献。传承中华母亲嫘祖精神:勤劳、仁爱、包容、创新、奉献、爱、美、和、善。处理好“五伦”关系(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树立“四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促进“三个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嫘祖书院为全面塑造中华母亲嫘祖的光辉形象,推动农历二月初十黄帝正妃嫘祖诞辰为“中华母亲节,倡导农历三月初三黄帝诞辰为”中华父亲节”、农历六月六嫘轩成婚日为“中华婚庆节”和农历九月十五嫘祖祭日为“中华感恩节”。




相关链接:


文化军事战略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法宝--台湾二水爱国主义精神


为什么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要过"中华母亲节"(农历二月初十黄帝正妃嫘祖妈妈诞辰)


为什么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要一起过“中华父亲节”(农历三月初三轩辕黄帝诞辰)


为什么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一起过“中华婚庆节”(农历六月初六黄帝嫘祖成婚日)


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一起过“中华感恩节”(农历九月十五黄帝元妃嫘祖凤凰涅槃)


弘扬嫘祖文化 传承嫘祖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 缔造和谐人生 ——记和谐人生董事长何君梅女士


【听】为什么要重新拾起中华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


热烈祝贺浙江丽水缙云仙都景区和四川绵阳盐亭嫘祖陵公园被国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国台办发布】 在浙江丽水缙云仙都景区和四川绵阳盐亭嫘祖陵公园新设2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 共同富裕路 家风万代传 ——弘扬中华母亲嫘祖文化,传承爱美和善嫘祖精神


 


部分图文乐选自网络!

礼敬原创者无私奉献!


中华母亲嫘祖网

属  于

每一位炎黄子孙 嫘祖儿女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欢迎转发、传播,传递正能量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感恩您的参与



中华父母黄帝嫘祖颂歌大联唱
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一起过“中华母亲节
全球炎黄子孙、嫘祖儿女一起过“中华父亲节
留言
  • 标题
  • 内容
提交
                        咨询热线:15181449888 E-mail:719516185@qq.com 传真:0816-2279509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民生路6号  欢迎来电咨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2017 绵阳和谐人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备案号:粤ICP备14000102​